第202章 风起云涌

踏踏。

十余骑肃杀的人影,冷冷的站在巧家县北的小山上。

为首的人一袭白衣,骑着一匹白马,手持一杆长枪,凝望着不远处的战事。

巧家县的战事基本已成定局,围剿的官兵不断的溃败,在漫天的雪地上留下一具具的尸骸。

“官兵已经撤退了。”

那身着一袭白衣的青年人微微点头,目光再度凝望着前方。

这时一个身披甲袍的人影过来。

“舵主,我瞧见那小东家了。”

“他来做什么?”

“不知道,估计是来巧家县做声音,被义军困在城内了。”

那白衣青年无奈摇头:“大盛都乱作一团了,竟还如此的拼,他目前怎么样了?”

“已经冲出城了。”

那背负长枪的白衣青年这踩了口气。

“他救过荆轲,算对我们有恩,让众人不要为难他。”

……

巧家县北,十余里外的密林中。

洛凡凝眉看向风雨中弥漫着硝烟的县城,这一轮的战事超乎了他的意料,显然是有高人在布局。

“如此看来,之前盘踞巧家县的义军竟然是诱饵。”李逍遥的脸上浮现一抹凝重。

这些援军足足有上万人,仿佛就像是雨后春笋,一夜直接长出来的一样。

“你也是造反的贼,有没有认识的?”洛凡问道。

李逍遥摇头:“虽然都是造反,不过也分阵营,我们只是打家劫舍,杀几个狗官,人数并不是很多,这种聚拢上万人的应该是有组织的教众。”

听着李逍遥的话,洛凡微微点头,每经乱世,民间就会出现大量的教会,主要是利用迷信蛊惑百姓,从而达成自己的野心。

“先不管这些,先将这些人送到盛京。”洛凡淡淡的说道。

言罢,众人翻身上马。

跟着魏文杰存活下的护卫也都脸色苍白,余惊未消。

这一回权当是帮老王一个忙,他现在只想着把人交给老王爷,至于赵诚许诺的东西,实则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

在他的身后,一百骑人影勒紧缰绳,迎着风雪一路疾驰。

风雪不断的在脸上刮过,洛凡的耳边依稀还回荡着巧家县的厮杀。

一行人马不停蹄,用了两日的时间才到达盛京。洛凡这才带着乔装易容的魏文杰进入王府。

赵诚似是早已经知晓了一半,一早便站在客堂的门口等着,任凭风雪割痛脸颊。

看到洛凡和魏文杰出现在眼前,赵诚的脸上涌现一抹激动,迈着沉重的步子迎了上去。

惊的身后的顾剑急慌的搀扶着。

这身子骨要是摔一跤,可是要命的。

“小东家,这次麻烦了。”

洛凡含笑拱手:“拖王爷的福,人安然无恙的救出来了。”

“好,那便好。”赵诚的脸上浮现一抹红润。

一路上喋喋不休的魏文杰,在见到老王爷后,脸上也是浮现一抹敬意,性子一下子变得稳重许多。

向着洛凡郑重的行了大礼。

“世子是在感激洛坊主一路的护送。”赵诚笑着说道。

“洛坊主可知,世子这次来的目的?”

“不知。”洛凡淡笑道。

都已经送来虎符了,还能做什么?说实话,洛凡并不想卷入这场纷争之中。

“这次世子送来凉州的虎符。”赵诚没有丝毫的隐瞒。

洛凡沉默不语。

“等来年开春,戎狄的大军估摸着又要扣关了,只是这大盛内部纷争不断,起义的百姓数不胜数,朝堂上奸党把持朝政,军中亦无堪当大任的将领。””

赵诚猛地咳嗽了几声,从衣袖中取出一份卷宗。

“如今大盛我最信的过的,莫过于小东家了。”

“这份卷宗,小东家或许用的着。”

洛凡脸上浮现一抹欣喜:“可是刀器公证?”

赵诚听着洛凡的话,脸上浮现一抹失望。

“接下来的起义的大军会越来越多,朝堂上的那些老狐狸是镇压不住的,估摸着会昭告天下,让州县私募士卒,共剿乱军。”

赵诚苦涩一笑。

洛凡也是沉默不语,他犹记得东汉末年,黄巾之乱,朝廷为了平乱,允许地方招募士卒。

之后很快就平定了黄巾之乱,但那些手握重兵的门阀世族却雄踞一方。

“王爷,大盛的根已经烂了。”洛凡沉重的说道。

如果可以的话,他真的希望赵诚能放下执念,寻一个地方好好修养,或许还能暗度晚年。

“小东家,我与你不同,我是王室,推卸不了。”

“我自生下来,这责任就已经压在身上了,我要是生于寻常百姓家,或许也会像你这般,安心当一个富贵人。”

赵诚脸色不悲不喜:“这卷宗你且留着,日后你有了选择,且到我坟前告知一声。”

洛凡听着赵诚的话,心中微微刺痛。

沉沉的接过卷宗,长吁了口气,随后向着赵诚郑重长揖。

“且回去吧,我还有事要世子商议。”

辞别老王爷,洛凡走至王府门口,转过身来,恰巧赵诚也转身,那单薄的身子衬着满头的白发,显得苍老无比。

出了盛京,一行人迎着漫天的大雪,循着土家堡的方向急奔。

“洛兄,老王爷给的什么?会不会是刀器公证?”李逍遥激动的问道。

“应该不是,等到土家堡在看。”他这风雪,一路上几乎马不停蹄,在第二天黄昏之前赶至土家堡。

进了屋棚,点燃油灯。

洛凡这才将卷宗摊开。

看清卷宗上的内容,洛凡的脸色涌现一抹红润。

“竟是蜀州一带的铁矿地图?”

李逍遥提着一盏油灯,凑近看了一会,脸上浮现一抹激动。

“怎么是蜀中?”李逍遥诧异的问道。

洛凡看着图纸,脸上沉重无比,显然老王爷已经给他想好了退路。要是清君侧成功,这卷宗自然用不着,若是失败,朝堂上的那些奸佞定然会清除一切和老王爷有关的人。

土家堡也在所难免。

可以说,现在的洛凡已经入局了。

“这是老王爷给我们留的后路。”洛凡叹声道。

相较于私兵公证,这铁矿对洛凡来说更加重要,看样子朝廷应该不知晓这些铁矿的存在。

还有可能,那探金校尉就是老王爷的人,所以故意向朝廷隐瞒了一些铁矿。

大盛对铁器的管制极为严苛,对于铁矿的管理更严。

凡是铁矿都需要登记在册,每年开采多少都要记录下了。

“有铁矿有什么用?大盛有不让私人开采。”张缭失望道。

赵诚应该已经猜到,自己死后,大盛必然分崩离析,届时朝廷的法度将形同虚设。各地的义军和世族将云涌而起,割据称王。

赵诚给洛凡这份卷宗,是想让他在乱世活下去。

“这份卷宗价值连城,只有大乱时才有用处。”

洛凡又细细的看了下,卷宗上标注的铁矿位置基本上都在蜀地,现在赵诚想让洛凡去蜀地。

不过这么多的铁矿,看样子应该不是让他去蜀地避难,反而有一种让洛凡在蜀地称王的打算。

“都是一些大铁矿,要是真能找到这些铁矿,足以打造数万副铁甲。”李逍遥激动的说道。

洛凡点了点头,虽说如此,但是他倒是希望这份卷宗永远用不到。

早先就吩咐过张铁,让他给每个卫国军老卒都打造一副精钢铠甲,不过时间有限,目前只打造了一百多具,大多数的老卒穿的还是破旧的铁甲。

先前的破虏村靠着几百具精钢铠甲还有重弩就能抵挡住两万戎狄大军。

也是土家堡也配备精钢武器,估计上万官兵围庄都会感到头疼。

按照洛凡的打算,不仅要给庄子里的人配齐精钢铠甲,就连战马都要套上马具,这样一来,五百训练有素的老军,足以直面数千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