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诸事系于一身

“那,那稚鸾,按照你的估计,什么时候可以筹齐四百万两,”曹寅搓了搓手掌,显得有些迫不及待。

“曹伯父,稍安勿躁,一件件来,”李德彪伸手虚按了一下,才继续道:

“商行的事情,我会让人出一个章程,共计壹万股,我占其中三成实股,曹李两家各占两成,剩余三成,也就是叁千股,让江浙各家有意者认缴,”李德彪伸出手指:“壹股价格,暂定一千两。”

“一百两一股,除了稚鸾的三成,我们两家的四成,剩下三成......”曹颙在一旁皱着眉头算账:“那就是说,我们只需要坐在府中,动动嘴皮子,就能坐收三百万两银子!”

“不,不是坐收叁百万两,”李德彪摇摇头:“在此之前,曹李两家要各出二百万两银子,只有你们出了,其余三成才有大户认缴,只有他们认缴了,预售棉花才有市场,才有人肯出钱收棉!”

“这一切的前提,就是曹李两家的背书!”李德彪再次强调了一句:“不然,一切都是空谈!”

“没问题!”曹寅猛地点头:“整个江浙地区,谁不知道我曹李两家和皇帝之间的关系,只要我们开口,给你的商行背书,绝对有人抢着来送银子,至于我们两家该认缴的银子......”

曹寅声音顿了顿道:“一家二百人万两......”

“不急在这一两天,实际的认缴先支付二十万两,毕竟我们是牵头人和发起人,这种事情,可以用技术和资源折现,”李德彪手指轻轻的敲着桌面:“这几天,不论是曹伯父还是李伯父,亦或者颙哥儿,你们都要有意无意的给那些士绅大族透露出商行的消息去......棉花贸易,利国利民,一本万利,先把消息放出去,而且要告诉他们,曹李两家和我已经将股份划分完成,只剩下一成实股余下......给他们制造紧迫感和饥饿感!”

“嗯,此举甚妙!”半晌没有说话的李煦闻言点点头:“甚妙!”

“那需要给他们说,此事和主子有关吗?”曹颙皱眉思考了半晌才小心翼翼的问道。

“没有必要,或者说,要主动否认这层关系!!”李德彪笑道:“人心就是这样,你越否认,他们就越怀疑,他们越怀疑,便更加觉得此事和朝廷甚至和皇帝有关,那我们也就大事可成!”

此话一出,就连一直在犹豫李煦也眸子一挑,背后一片发凉,小小年纪,将人心算到这一步,简直是妖孽!

让人有些恐惧了。

“当然,此事要提前给康熙皇帝去密信,解释一番,”李德彪抿着嘴唇,继续缓声道:“有备无患。”

毕竟,康熙也算是有清一代的明君,此事绝对瞒不过他。

与其藏着掖着,不如光明正大的提前解释清楚,这样才能真正的消除皇帝的疑虑。

人人都是先入为主的,事后就算真的有人将事情捅到皇帝面前,有提前的解释和汇报,康熙反而会觉得曹李两家是忠心不二的。

“我会给主子那里去信,将此事先解释清楚,毕竟既能多生产棉花,又能清缴欠款,乃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圣明不过主子,一定会理解的,”曹寅已经深深的被李德彪所折服,一番深入的交谈下来,越发觉得这李德彪简直就是上天派下来帮助曹李两家度过难关的!

甚至有那么一瞬间,曹寅有些后悔,自家没有多生出个女儿来......

“另外,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我们还需要动用一张底牌!”不知不觉,李德彪成为了此次谈话的引导者以及主导者,看向曹李两家当代家主。

“还有何计?”曹寅闻言大喜:“稚鸾不要卖关子了,快说快说!”

李煦以及曹颙此刻也是目光灼灼,一脸期待的看向李德彪。

“我替八贝勒寻找祥瑞的事情,很多人都知道,”李德彪依旧是靠坐在椅子上,语气平淡没有什么波澜:“派人放出消息,就说商行事关祥瑞,棉花的预售关系着祥瑞大事,如果此事能成,则计划将商行发展成专门为内宫造办的所在......”

“嘶,秒极,妙极啊!”曹寅一拍手,双目放光:“此计一出,江浙地区,所有豪绅世家,就算是抢破了脑袋,也要入股商行,成为我们计划中的一环啊!”

“可是,”李煦看向李德彪:“事情的成败全都系于你一人,你可承担的起?”

这句话,不是什么质问,而是实实在在的替李德彪担心。

万一事败,

曹李两家还有退路,他李德彪可没有。

“我本就盐农出身,”李德彪洒脱一笑:“一朝登得官宦之途,不论成败,皆是命数,我只管尽人事即可。”

李德彪的话,让屋内众人一阵沉默。

有钦佩,也有愧疚。

“你和晴儿的婚事,就安排在明年六月份吧,”李煦沉默了半晌才道:“从今天起,李家便认下你这个姑爷了,不论此事结果如何,你都是我李家的贵客!”

“有岳丈大人此话,我李德彪焉敢不尽心竭力!”李德彪起身向着李煦一拜。

“哈哈哈,怎么样!旭东,我给你挑了一个好女婿吧!”曹寅轻抚长须,哈哈大笑:“若不是我家没有年岁合适的姑娘,这个贤婿我曹家都要抢走了!”

曹李两家亲近,曹寅和李煦说些玩笑话,一旁的曹颙乐呵呵的傻笑。

不多时,丫鬟奉上新茶,几人重新落座。

“棉花贸易的事情,算是解了燃眉之急,但是关于盐务......”李煦还是觉得,此事干系太大,犹豫道:“稚鸾,你有什么具体的想法吗?”

“我手下有一干好手,常年来往于山陕以及河南两地,”关于盐务的事情,李德彪早就有了腹稿,听到李煦问话,便直接道:“让他们来贩运生盐,最是安全。”

“生盐的源头,凭证盐引,运盐的人手,常用线路,都掌握在我们手里,”李德彪自信满满:“只需要半年时间,一百万两银子,不是难事!”

“那些人手,可是可靠?”李煦神色郑重的问道。

虽然他嘴上说不插手贩运私盐的事情,但是事关清千国库欠款,怎么可能不掺和?

无论如何,万一事败,谁都脱不了干系。

“放心,我自有分寸,”李德彪没有过多的解释什么。

“棉花,生盐两件事差不多能筹措三百万两银子,”曹颙扳着手指算了算,一脸喜色:“其余的我们再四处筹集一番,到明年六月份,应该就可以交差了!”

“稚鸾,待此间事了,我带你入京面圣!无论如何,给你谋一份容身的体面差事!”曹寅将胸脯拍的啪啪作响。

“多谢伯父,”李德彪似笑非笑的回道:“待事情了结,再说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