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城市背面

“咦,你怎么会猜测,是倭国生产的这种药。”

李佑民嘴里问着,心里已经确认,因为他刚才根本就没说过,他发现了这东西,帕特里克却能说出来,这未免太巧合了。

“以前这种药品,德艺志国的产量占到全世界的40%,哦,对了,柏菲丁是德国人给它起的名字。”

“这几年,倭国人得到了生产技术,他们利用土尔其亚片的价格优势,很快就成为世界上的马菲产大国。”

“你说外面有防潮纸,这是倭国对外运输时,采取的防潮措施。”

“好吧,谢谢你,帕特里克,有消息我会再联系你的。”

说完话,李佑民马上挂断电话,帕特里克平常很清闲,生怕他一时兴起要来参与,那可就麻烦了,干脆不给他开口的机会。

刚放下电话,就看见旁边的刘华志表情异样。

“你发现刚才那家药店有毒品?”

“还不能确定,只是有可能,你是什么意思?”

“如果那里真的有,要不我帮你找人,干脆把他抢了……”

“什么?你是想要抢来贩卖吗?”李佑民知道他不抽大烟,可看他这样,怕是干过贩卖大烟的事。

“呵呵,李先生别误会,”刘华志看他脸色不善,急忙解释,“我可不会吸那个,不过说起来卖吗。”

“你说说看,民国这些高管,就是总统常凯申,那个也没少做这门生意。”

“怎么可能,政府的禁毒公告,我可是经常能看见……”

说着说着,他发现这话可没什么说服力。

“李先生,你就说吧总统养了那么多队伍,还要收买、分化、瓦解全国大大小小的军阀,他哪来的那么多钱?”

“不是有江浙财团在背后支持他吗?”

“呵呵,那些人又不是慈善家,给他一块,就想着要挣回去十块,最后不还是要总统自己想办法吗?”

“你说说看,现在做什么生意,挣钱能比这个来得快的?”

“别说那么远的,就说在这座城里,你知道这门生意,谁做的最大吗?”

看李佑民已经不再说话,刘华志才说:“就是黄锦荣、杜月升和张笑林合办的三鑫公司。”

“咱们的总统曾经拜过黄锦荣,后来又和杜月升称兄弟,如果他真想禁毒,第一个就该把这三鑫公司抄了。”

“可是,别说他不会抄,就是他想抄掉三鑫公司,他也做不到。”

“啊,这话是什么意思?”李佑民听得发呆,又忍不住想知道。

“你知道这家公司一年能挣多少钱吗?5000万现大洋……”

“不可能……这简直太疯狂了。”

“呵呵,你别不信,说不定比这个数还多呢,我有兄弟在里面,就是他给我说的。”

“没想到,这两个家伙这么能挣钱,那干嘛还能看上染料、汽车的生意。”李佑民边说边摇头,还是不信刘华志说的。

“嗨,这有什么稀奇的,你多会儿见过有人嫌钱多的?”

“再者说了,这三鑫公司挣的钱,他们仨可不能都装进自己兜里。”

“他们的货不管是发到哪儿,先要给当地的军阀上供,就是在这儿,也要给租界是上层按时分账。”

“这七七八八的下来,他们能留下三层就不错了,就这,还没算养着这一大帮手下的花费呢。”

“怎么,我听你这意思,还要帮着他们叫屈……”李佑民斜睨着他问。

“那里、那里,我只是随口说说罢了。”

刘花子讪讪的干笑几声,一时也不敢再多说。

思索了一会儿,李佑民说:“别的两家不好说,这个藤野医生,表面上济世救民,暗地里怕是不太干净。”

“这回很有可能是被人捏住了软肋,发现他贩毒的事,把他要挟着控制住了。”

他也不说自己是怎么知道的,只接着说:“既然你在这一行有熟人,就把他约出来,看他那里有没有消息。”

刘华志先想了想,才说道:“找人打听消息,应该没问题,不过要找个合适的地方。”

看李佑民没反对,在等着他继续,刘花子才道:

“我那个兄弟身份特殊,一般他不会走太远,邀约他见面,最好我们去‘大世界游乐场’那边,找个饭店包间,才好叫他出来。”

“去那边倒是没什么,只是那里有什么特别的?”

“呵呵,只要是魔都本地人,都晓得法大马路边上的宝新里,是魔都第一的‘贩毒弄堂’。”

“刚才说的三鑫公司,就开在那里,宝新里总共有石库门楼房92栋,有18栋是贩毒批发行,地下仓库有三间。”

“每日一到凌晨两点,就有一箱箱的亚片从船上卸下来,马上就有汽车把货送到宝新里。”

“这时候,早有几十名巡捕、保镖等着了,只要货一送过来,马上就分开,让这些人保护押送的四处分流了。”

“这会儿刚好是下午时分,正好他睡觉起来了,我们现在赶过去,还能约他出来。”

今天正是被他上了一课,这华国第一、全球第四的城市,谁能想到,还有这样的一面。

一路上,他脑海里反复琢磨,怎么也想不明白。

好在这边的安排,都是刘华志出面,他们在饭店没坐多久,约好的人就来了。

贾阿伟,身材不高,体态壮硕,方面大眼满脸的络腮胡子,妥妥的恶汉样貌。

这人以前也当过兵,和刘华志是一个队伍上的,离开军队以后,阴差阳错的就干上现在这一行。

借着和刘华志的关系,也帮他处理过几次麻烦,所以,今天知道找他有事,没有犹豫的来了。

见面以后,相互介绍寒暄过后,李佑民内心不愿和这些人多打交道,很快就开始打听消息。

“贾先生,”

“别,别,李先生您直接叫我阿伟好了,称呼先生,实在是承受不起……”贾阿伟急忙站起,不住的摇手拒绝。

看刘华志也在边上劝说,他也不坚持。

“那行,阿伟兄弟,今天来是有件事情想请教你,如果有不方便的地方,你就直说。”

“李先生,您请讲。”这阿伟说话倒也痛快。

“在这城里,倭国人做柏菲丁的情况,你知道多少。”

这问题有些出乎意料,阿伟看向刘华志,见他点头才开口回答。

“李先生,这城里人不懂,都说三鑫公司做这个偏门生意是最大的,其实,和那些正做的大的比起来,我们只是小巫见大巫。”

“咦,那就麻烦阿伟兄弟,费心给仔细说说。”

既然他有意细说,李佑民也想多了解些。

“其实从头到尾,这门生意最大的庄家,一直是由他人,从鸦片战争前到现在,沙逊家族都是这一行的霸主。”

“甚至为了从他家进货,亚片商人都需要贿赂他家的门房,以致这个门房收孝敬,都发了起来,这个门房就是现在有名的大地产商——哈同。”

“他们有钱有路子,从印度和波斯采购原料,送到港城和澳门加工,再送到这里卖出去。”

“他们的货是上等货,比国内种的,要高出三倍不止,有钱的官绅老爷和小姐太太,都以吸这种洋土为荣。”

“就这,他们也不满足,还要花钱请洋医生做宣传、登广告,说是‘享用洋药、做上等人’。”

“不说别的,就这些人几年时间做下来,个个都赚的是盆满钵满。”

“这行里的人私底下算计,沙逊家族的资产已经超过十个亿了,就是哈同也有上亿的身价。”

“这几年,倭国人开始生产柏菲丁,我们更没法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