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承包个大工程

瞧他们一脸不信的样子,周寿只好耐心的给他们解释道。

“陛下,您应该还记得,微臣先前给您说过,微臣的工坊无意中烧制出一种叫做水泥的东西吧!”

听到水泥这两个字,朱祁钰眼睛突然一亮。

“对,朕记得你先前的确是说过这东西。

你说那种东西和沙子混合,等干了之后就会比石头还坚硬。

难不成你是打算用那种东西,将整个京城的城墙都加固一遍吗!”

周寿点了点头道。

“陛下您只是猜对了一半!”

“微臣说的这种叫水泥的东西,可不光是能用来加固城墙。

要是人手和材料足够,就算是在城外,用几个月的时间重新起一座新城,也并不是做不到的事情。”

“咱们完全可以利用几个月的时间在城外兴建两座专门用来屯兵的瓮城,等到瓮城建成,三座城互相依为犄角,只需要在每个城中驻兵几万人,就能轻松防御住对方几十万人的同时进攻。”

“而且,拥有瓮城之后,咱们还可以将各种战略物质平均屯放在其中,到时候就算京城被攻破了,咱们也能依仗瓮城继续跟敌人周旋。”

“瓦剌人虽然进行了扩军,但以他们的后勤能力,必然不可能坚持太久,只要咱们能坚持一到两个月的时间,他们自然就会不公自破!

“只要咱们能守得住,到时候不管是拖延对方,还是等待其他诸省的大军支援,咱们都将游刃有余。

甚至联合援军,将瓦剌的百万大军全都留在京城外,也并非没可能。”

不得不说,周寿画大饼的功力是越来越深厚了。

简单的几句话就把朱祁钰和孙继宗这个老狐狸都给忽悠的,以为这个瓮城计划绝对是目前唯一能解决这个困境的方法了。

还不等孙继宗发表自己的意见,朱祁钰就激动的起身说道。

“你需要多少人手才能在几个月的时间内打造出两个瓮城。

只要你说个数朕就算是抓,也会把人给你抓来。”

周寿也没想到,朱祁钰居然这么痛快的就同意了自己的这个计划。

他甚至已经在心里做好了跟朱祁钰讨价还价的准备。

其实他之所以提出这个计划,只是想借着承包两座瓮城的大工程,顺带将自己先前就计划的小区项目给搞出来而已。

因为以他现在手底下的人手,想要在半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根本就没办法生产出足够的水泥来建造足以容纳下几万人的小区。

必须要想办法将朱祁钰给拉进来,才有可能实现。

现在还不等他开口呢,朱祁钰就主动把人手给自己送了过来,这让他一时间竟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

犹豫片刻之后,他直接伸出一根手指道。

“微臣需要的人数也不用太多,有一万人就足够了。”

听到他只需要一万人,朱祁钰顿时松了一大口气。

“朕还以为你需要至少十万人才行了,区区一万人朕准了!”

说着,他就直接提笔在桌案上写了起来,不多时一张调兵的命令就到了他的手中。

“建造瓮城乃是国之大事,普通人怕是没办法达到要求,朕特许你可以调用一万人的军队,到时候你只需要拿着这张调令去找于谦,他自会帮你安排。”

听到这话的时候,周寿差点以为自己是不是听错了,紧忙问道。

“陛下,那可是一万人的军队,您就这么放心的交给微臣了?”

朱祁钰微微一笑。

“你这次不仅立下的大功,还帮朕解决了如此大的一个麻烦,朕赏赐你还来不及呢,又怎么会信不过你。”

“不过,以你现如今的资历,就算朕给了你一万人,你怕是也没办法压服他们。

所以朕打算给你找个帮手!”

说着就将目光看向了一旁的孙继宗。

“瓦剌扩军准备进攻大明的事情,现如今只有咱们三个知道,为了避免引起朝堂和百姓的恐慌,朕也不打算将这个消息告诉太多人。

所以这件事就只能有孙卿你和周寿一起去操办了。”

孙继宗瞬间就明白了过来,朱祁钰看似是让自己帮忙,实际上只是想让自己监督周寿,让他不敢私下里捣鬼而已。

眼看自己是逃不脱了,孙继宗也只好拱手说道。

“陛下如此信任老臣,老臣必不会让陛下您失望,一定会好好配合周寿,将此事办妥。”

说着,他偷偷瞄了周寿一眼,似乎是在用眼神跟他说,“你小子不用担心什么,老夫其实跟你是一伙的。”

周寿则是同样给了孙继宗一个我懂的表情。

二人心照不宣的微微一笑,算是达成了合作意向。

其实孙继宗之所以答应的如此痛快,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承包两个瓮城的建设绝对是一个肥差,随便在账目上动动手脚,赚他个几十万两,还是非常轻松的。

朱祁钰将这件事交托他和周寿,其实也算是变相的奖赏他们了。

解决了目前最棘手的问题,话题有重新回到了给周寿等人的封赏上。

尽管朱祁钰一再暗示,就算周寿直接跟自己要个侯爵当当,他也会答应,可周寿仔细思索了一下,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时候讨要爵位的机会。

别看他这次凭借几百人就全歼瓦剌几千人,看似无比风光,但这么出风头的事情,已经把他送到了风口浪尖上。

那些文臣是绝对不会任由他这么风光下去的,只要他稍微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对,必然会遭到所有人的口诛笔伐。

与其到时候让他们每天死盯着自己,倒不如干脆一点,直接什么封赏都不要,不给他们任何找茬的机会。

于是他就直截了当的冲朱祁钰说道。

“陛下,臣所做的一切不过是想为大明的繁荣昌盛做出一份自己的贡献而已,并未想过能得到陛下您的封赏。

而且,微臣还年轻,将来立功的机会还有大把,若是您现在就给微臣太高的封赏,必然会引起其他有功之臣的不满。

不如陛下将给微臣的奖赏平分给微臣手下那些将士们,这样一来既能彰显陛下您的仁厚,也能让陛下您少些烦恼,岂不是一举两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