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的计划他并不是很在意,因为他当初给邢岑等人任务就是让他们在草原找到一个可以立足的地方。
至于后续的收集情报,然后暗中挑拨瓦剌各个部落,让他们内部产生矛盾,从而破坏瓦剌明年进攻大明的计划什么的,他其实并未指望,光凭他们那点人就能做到。
毕竟,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也先和脱脱不花之间的矛盾要在两年后才会彻底爆发。
即便有邢岑等人在暗中搅合,估计也不会对草原的整体局势产生太大的影响。
但也不能说邢岑等人潜入草原没有意义,至少他们在草原有了落脚的地方后,周寿就可以通过其他手段,持续往草原派遣探子了。
虽然这些探子未必能改变的了草原的形式,可至少可以摸清草原的各部落之间的具体情况。
可以为他明年抵抗瓦剌人的进攻做好前期的准备。
沉思片刻后,周寿开始动笔给邢岑等人回信。
信中他反复提醒邢岑等人一定要保护好自己,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绝对不能轻易暴露自己的身份。
不管发生什么,都要确保目前的落脚点的安全,为今后继续派遣探子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
除了这封信指导信件之外,周寿还单独给邢岑一封密信。
其中的主要内容就是让他们想办法和兀良哈三部以及哈密等部族建立联系。
前期并不需要他们为大明做什么,只需要他们能在关键时刻,拖住瓦剌的主力部队一段时间就可以。
只要能达成这个目的,今后不管邢岑等人有什么需要,他都可以尽量满足。
周寿这最后一封密信的目的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斩断瓦剌的左右两翼,让瓦剌不能同时间从多个方向一起进攻大明。
或许在其他人看来,想要说服兀良哈三卫和哈密等部族背叛瓦剌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但周寿却是十分清楚,别看兀良哈三卫还有哈密等部族表面上对瓦剌臣服,实际上他们和大明一样,都是瓦剌崛起过程中的受害者。
只要大明能给与他们足够的报酬,想要说服他们背叛瓦剌其实并不是什么难事。
更重要的是,周寿的并未打算让他们真的背叛瓦剌,只是让他们在瓦剌进攻大明的时候,故意放缓进攻的步伐而已。
如此一来,大明就避免了多线作战的可能,可以集中所有兵力跟瓦剌来一场真正的决战,从而将他们一战彻底打服,甚至直接将他们彻底留在大明。
但想要做到这一点却并不简单,就算邢岑等人手握价值几百万两银子的琉璃,想要做到这点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相对而言,周寿更愿意用实际行动,让他们意识到,跟大明最对是一件多么愚蠢的事情。
所以,他从一开始其实会对邢岑等人寄予太大的希望,他们能做到这点自然好,就算做不到他这边也不算太吃亏。
总之一句话,邢岑能做到什么程度,将来又能得到周寿怎样的支持,就要完全看他们自己的能力了。
接连几封密信写完,已经是后半夜了。
可周寿并没有去休息,而是从桌案上拿起了另一封密信。
这封密信是周恒等人从哈密那边传来的。
他们在写这封信的时候,还未曾抵达哈密,这封信也只是向他报告行军进展的一封普通信件而已。
但周寿还是从心中看出了不太一样的地方。
因为周恒在心中说道。
自打他们出了潼关之后,原本热闹商贾繁荣河西走廊沿线,此时却是盗匪横行,不仅再也看不到任何商人,就连普通百姓也一见到他们这只军队,也会躲得远远的,根本就不想跟他们有任何的接触。
这个信息看的周寿是一阵心塞。
河西走廊那可是西北地区最大绿洲的所在地,曾经有塞上江南的称号。
别看地方不大,但却养活了大明将近一半以上的军马。
可以说要是没了河西走廊提供的战马,大明的骑兵就等于是废了两条腿。
至多也就是一两年的功夫,若是再得不到战马的补充,等现如今这些战马损失殆尽,那大明的骑兵就算是彻底名存实亡了。
如果事情真的按照这样去发展,那就算到时候大明击败了瓦剌,也没可能将他们斩尽杀绝。
毕竟双腿永远不可能追的上四条腿,瓦剌人的屁股下只要还有战马,那他们就可以在草原上到处逃窜,不管大明派出多少兵马,都没办法将他们消灭。
如此一来,只要再过十几二十年的时间,等草原上的新一代成长起来,那他们又将成为大明的心腹大患之一。
这并不是周寿的杞人忧天,而是战马这东西乃是彻底击败草原民族的关键之一,重要程度甚至比火铳火炮等现代化武器更高。
“不行,河西走廊必须要尽快的拿回来,否则就算明年春天能击败瓦剌,也不可能给他们造成太大的重创。
而瓦剌若是不被重创,兀良哈等部,也就不会诚心实意的归顺大明,这场战争将会陷入长久的拉扯中去,这对大明将来的发展可是非常不利的。”
思来想去,周寿也未能想到一个很好的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
因为河西走廊的落寞,并非只因为那里曾被瓦剌人洗劫过一个原因,大明朝廷对那里的控制能力减弱也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也正因大明没有太多的精力重新派兵去掌控那里,才会让那边滋生出如此多的盗匪马贼,而盗匪的横行无忌间接导致了商旅减少,让大明和西域诸国之间的联系也就此被断开。
这时他仔细观察了一下地图,发现瓦剌的主力部队,此时应该全都集结在木伦河附近,距离河西走廊至少有上千里的距离。
换句话说,就算这个时候大明出动大军重新将河西走廊等地控制在自己手里,瓦剌也未必会派出大军前来阻拦。
而且,先前那场连续半个月的大雪,不仅对大明北方各地造成的很大的影响,对瓦剌这个游牧民族的影响也同样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