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起来并没有表现出来的这般轻松,但也不是因为周围环境带来的紧张。
她可能是因为不舒服,毕竟失血过多,而且又担惊受怕。
等到沉默了片刻,当一切都变得十分正常,他们倒是希望现在能出现一点反常的情况,危险、嘶吼、或者怪物……
怎么样都好,只是别那么平淡乏味。
“也许我只是想到了自己的过去。”陈阙叹了口气,我是个孤儿,被人收养,却记不起自己的家人。
“记不起吗?”说着,宋弦月将手里的水壶递给他,自己坐在一旁。
“也许……我早就没有亲人了吧,毕竟谁也不会喜欢我。”他说道,脸上一阵失落。
接着,他转过身,看着宋弦月,眸光深沉漆黑,仿佛一个迷路的孩童,哀伤又难过,甚至还带着不知所措。
他很年轻,几乎和宋弦月差不多大小,但其实他并不清楚自己的真实年龄,所以,这样的说法未必准确。
但是,无论如何,宋弦月都对他有种莫名的亲切感,这种感觉和亲人在一起十分相似。
若非当年送老大突然失踪,想来也和他差不多大小吧。
宋弦月这样想着,随后语气柔和:“没有亲人也没有关系,有朋友也是一样。”
“可是……如果……如果我也没有朋友呢?”陈阙抿着嘴巴。
宋弦月一怔,没有亲人,也没有朋友,那他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
然后,他又问:“如果不是你答应我,你会这样帮助我?”
“嗯?”宋弦月抬眸看过去,随后无奈的出声,“既然是我将你带来的,那就有责任将你带回去,无论有没有答应你,我都会这样做。”
“弦月,我现在很担心,”陈阙垂下眸子,“我很担心,我不知道……算了,我有一件事想要请求你,一件说起来有些不合适的事。”
“你说吧。”宋弦月语气温和,无论是任何事,只要她能做到的,她都会尽力帮助她,不会因为其他原因拒绝。
另外,这一次虽然情况特殊,可以说是危险重重,但是,她一定会竭尽所能,将他带回去,虽然有些难度,但其实仍然可以一试。
“假如我回不去,你会留在这里吗?如果有机会,你会救我吗?”
“你会回去的。”宋弦月如此肯定的说。
她早就看出来了,陈阙像一具傀儡,他所有的自主意识都在慢慢被抽空。
尽管不太合理,但是宋弦月还是这样回答他,哪怕希望渺茫,所以,她会努力,虽然这种可能性很小。
但是……说不定还可以呢。
黑色墙壁,古怪的文字,还有这些幻觉……对于他来说既真实,又虚幻,既存在,又不存在。
尽管宋弦月一无所知,也不知道陈阙每次想到它们都会产生新的念头,并且每次的记忆细节还会存在细微的差别,有时他们还会出于伪装与掩饰之下。
但有时,又十分的真实。
终于,就快要到达那扇门前时,他们看着那扇门,陈阙感觉到精疲力尽,动弹不得,微弱的光不知从哪里照射进来,带着些许暖意。
面对这样简单而意外的光亮,陈阙露出微笑。
即便此时此刻,他的想象力扔在不段运作,上一支考察队的领队占据了他所有的思维,他不得不看向宋弦月。
在他们找到的那张照片中,就有一个人和那个领队十分相似,他还活着,说不定他知道他们所不知道的答案。
陈阙犹豫了片刻,最终出声道:“我看到了上一支考察队的领队,他还活着,但……他……似乎变成了一个怪物。”
后面的话他不知道该如何开口,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这一幕。
宋弦月愣了一秒,出声道:“上一支考察队的领队?你怎么会知道他?”
“你找到的那张照片,我看到了和那上面一样衣服的人。”陈阙说,这张照片是在上一批考察队的记录中发现的,那么理所应当的就是那支考察队的领队。
宋弦月想了想,随后摇头道:“不,那并不是上一支考察队的领队,而是第一支考察队的领队。”
一开始她也不能确定,但是,在后来的记录中,她发现朋友记录的事,虽未明说,但她隐隐猜测他们发现了某支考察队的领队。
“什么?”陈阙睁大眸子,一脸难以置信,“是第一支考察队的领队?”
如果是这样,那个人至少活了一百多岁了吧,这……真的可能吗?
宋弦月点了点头,“对,就是第一支考察队的领队。”
她没说的是,这个领队在几十年前还出现过沙漠中,随着一阵狂风暴雨而出现,后来又突然的消失。
而她来到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想弄清楚当年宋母在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只是,她没想到的是陈阙居然在这里看到了他,而不是看到那个怪物制造的幻影。
接下来,只要有助于加深这一信念的证据,她都必须牢牢抓住不放。
最具说服力的并非照片,而是老墨从那些怪物中采集到的样本,其实,她已经发现了问题,十有八九就是人类大脑的组织。
从这一点出发,基本可以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那些怪物一开始本就是人类。
如果,以此为基点,想要拼凑出完整的故事来,还需要更多的证据佐证。
与此同时,宋弦月起身,和陈阙走进那扇门中。
关于曾经进入这座石头城的人她一无所知,也没有碰到提示可以帮助她猜测,因为这些非常困难。
她现在只有一张照片以及陈阙在黑暗中的惊魂一瞥。
所以,她最多只能想到,或许那些怪物曾经也有过正常的生活,但那些标志着正常生活的例行习惯都不长久,所以对她没有任何帮助。
眼下只能确定的是,他被卷入一场至今尚未平息的风波中。
也许,想要解开这些秘密,需要陈阙的帮助。
看来这一次真的是误打误撞,将他带了过来,他看到了风暴的来临,也看到了特殊事件如一阵波涛般涌了过来。
究竟……在这里面出现了什么样的状况?
她还能相信的解释是什么?陈阙到底有什么样的身份……
也许,可以想象有一根又粗又长的根须,深深扎进世界中,然后渗入到每一寸地方。
这根根须或许天生具有一种永无休止的需求,它需要同化和模仿。
宋弦月忍不住想,或许那些特殊的文字就是催化剂,是促成转变的动力,推动进入这里的人和被模仿者互相作用。
又或者,这是一种能与其他诸多物种完美共生的生命体。
也许,它就是一种鬼魅,或者是巨大的计算中心……无论任何情况,它都有非常强大的智慧……
可能与人类智慧大相径庭,又或者超出十万八千里。
它在人类世界中隐隐创造出另一个新的世界,与人类世界完全不同,运作方式和目标更是与众不同。
它们通过强大的掠夺和复制,转变成遭遇到的其他物种,并且将自己以各种方式隐藏起来,让人捉摸不透,也永远无法分辨。
宋弦月不知道这种根须究竟能到达哪里,有多远,最后在哪里停下。
但,无论是靠运气,还是靠宿命,或者是靠谋划,它最终在寻找并且一直没有放过任何人。
而第一支考察队的领队,可能来自这里,因为不知名的原因离开石头城,最终回到这里进行改造。
那不知何物的怪物赋予他新的生存神态和目的,让他彻底留在这里,永远无法离开。
无人知晓,无人证明……
直到几十年,可能几百年后的今天,有人不经意来到此处,因为一场暴风雨,停留在此地。
随后,又发生了什么,造成了什么结果……这些谁也不知道。
后来,无数人来到这里。
他们开始调查,开始好奇,开始不断进入,却从来没有人离开这里,从来没有。
催化剂、阴影、引擎、爬行动物、未知的物种……亦或者是未知的生命,终归让这些人有了归宿。
当他们的命运被锁定之后……日后还会不会有考察队来这里,会不会有人发现这里的秘密,会不会有人活着回去……这些都不重要了。
他们不断与其中一个或者多个虚幻的东西接触,然后不断成为牺牲品,不断的被重新塑造。
那些考察队通过所谓的资料来到此地,而在城墙中的某个低洼处,可能也是一个井口,有一个类似的入口。
这些考察队的成员,仍然达成某种一致进入石头城中。
他们没有人返回,一个都没有。
这些人互相重叠,依靠一切可行的方式交流。
在人类自恋的眼光中,这种交流有时会给这个本就古怪的地方带来更加怪诞的感觉,然而这也只是人类社会的一部分罢了。
她可能永远无法知晓,怎么会出现人体复制的情况,这种场景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当然,这也许并不重要。
再想象一下,石头城从古至今,从最初的繁华盛状,到如今的凄零凋落,然后内部世界不断完整,同时也出现更多原本不应该出现的生命体。
在阴暗漆黑的环境中,在水和空气稀薄的地下,它们如何存活。将前往何处?
或者说,存在哪些古怪的组合?
也许有一天,这种渗透终将抵达另一处地底,静静的犹如一颗种子般落地生根,发芽壮大,然后形成另一个世界。
当然,这也许是她的猜测,这座石头城仍旧是一个古城,再寻常不过的古迹,没有变得与过去不同,也不存在任何的异样。
只是,从陈阙的神情来看,他目睹了一切。
也许,这才是最糟糕的,因为目睹了这一切之后,他形成了一个念头,无法确定这到底是坏事,还是好事。
随着他们进入,陈阙突然问了一个问题,他说:“弦月,如果你发现这里世界和外面完全不同,你后悔这一次的任务吗?”
宋弦月看着门后未知的世界,再看了看他们进来时的场景,笑了起来:“其实世界都是一样的,没什么相同或者不同。”
老墨临死前说他们是不一样的,宋弦月猜他是指他们并非普通人。
这样说,其实也不太对。
陈阙因为孢子的影响可以看到很多寻常不一样的场景,而她并非如此,也没有被催眠。
相反,因为到了这里,她不再沉睡,精力充足,能有更多的灵力和时间思考所有的事,以及……接下来的安排。
如她一开始所想的那般,这座石头城和她有着非比寻常的联系。
可能,她的确和陈阙不一样,也有些不一样的立场。
甚至,他们不清楚其中的含义……
但是,有可能他们之间的确存在某种联系,这便是事实。
如今,他其实也明白了,当然,她却被说服的。
一个没有信仰或者迷信的人,一个相信科学和尊重事实的人,他们也许与她看法不同。
但不可否认的是,每个人的看法其实都不尽相同。
且,她并非那些人。
她只是她自己,只需要弄清楚自己想弄清楚的事,其他都不重要。
她不需要考虑是否存在,能否接受,只要看到或者听到,她都承认。
她知道所有这些猜测都不完整,不准确,甚至没什么价值。
如果说他们缺少真正的答案,那是因为他们仍不知该问些什么,也不知该从哪个方向出发。
哪怕他们提前知道一部分,也携带了一些仪器,但显然没什么用处,他们的方法难以奏效,而且,他们的动机是出于自身利益。
陈阙是想活下来,宋弦月是想弄清楚真相……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也有自己的目的,谁都不例外。
虽然,他们所掌握的资料不太准确,但要面对的迟早还是要面对,没办法逃避。
反正他们现在也没有选择了,只能继续往下。
穿不穿过那扇门,都无法立刻回到地面上,哪怕可以短暂的停留,可以休息,却无法离开。
所以,在穿过那扇门时,宋弦月停了下来,靠在墙壁上。
她和陈阙花了整整三天,哦,也许更久的时间完善朋友留下来的记录,当然,其中仍有缺陷,因为陈阙看到的,宋弦月却不知道。
又或者,陈阙并不认为那是真实,所以并未描述出来。
另外,陈阙还交给宋弦月另一本记录作为补充资料,记录他的所闻所见,最重要的就是他所看到的那一切。
当然,还有宋弦月关于样本的研究,包括她自己采集和其他人采集到的样本。
他们甚至还留下了遗书,将这些和所有的资料放在一个背包里,由陈阙背着,如果能出去,这些就是资料,如果不能出去,这些就是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