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蔡琰默东观,志才说徐晃

“阿姊,你好似嫁不出去了呢?”

蔡家的别院已经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而刘备与关羽之间的“故事”也随之流传。

一时间关于蔡氏昭姬的事情,倒是成为了众人的谈资。

不过在众人说得火热的时候,作为这件事情主人公,蔡家的两个女儿却是一脸的无奈。

尤其是蔡家的次女,看着自家这个满脸淡然模样的阿姊,也是忍不住的叹息。

“这刘备和关羽倒是兄弟情深,只不过这样一来阿姊倒是嫁不出去了。”

“嫁与不嫁倒也无所谓,在这世道之下,女子本就没有多少选择。

如今刘府君愿意为我等修建别院,还愿意为你婚事操劳,我等自当感激才是。”

相比较于性格略微跳脱一些的妹妹,蔡琰倒是从心底里的淡然自若,对于现在的局面也没有感觉到哪里不好。

甚至颇为满意。

当然,蔡琰也是个极其聪慧的女子。

从这一路上看来,也明白了许多事情,只不过蔡琰更加清楚在这混乱的世道之下,自己能够活下去已然是不容易了。

如今能够得到这等生活,更是应该知足才行。

她知道对方看上的或是自己父亲残留的名望,亦或者是自己的才学能力,但不管怎么样,想要日子过得更好,想要让自己的妹妹日后有个依靠,那终归还是要让对方有所利用的才行。

因此在这守孝的日子里,蔡琰一直在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刻录典籍。

如今耗费了十余个日夜,终于是在今日将第一卷做好了。

“当年父亲曾受命撰《汉记》全书一百四十三卷,虽然吾已经完整的复刻全部,但却还记得家父所做的诸多内容。

家父当年撰《灵帝纪》列传四十二篇与十志。

这是第一卷中的内容,烦请诸位交给刘府君,算是我等报答刘府君的收容之恩情。”

蔡琰是一个非常明白道理的女子,在安稳下来的第一时间就拿出来了自己的诚意,并且展露了自己的本事。

而刘备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的东西之后,对于蔡琰的才华也是大为惊叹。

“此等女子,如何能够终老于闺房之中。

加紧建造庭院阁楼,将此作抄录一遍,送往诸位大儒的手中,让其共观蔡公遗作!

另,从今日起,蔡公之女所需一应物品,不可有所短缺。”

刘备给了蔡琰足够的尊重,也再次保证了蔡琰的安全。

而在这段时间里,河东的第二次发展的机会,也逐渐开始了。

戏志才进入关中的第四天,就已经寻找到了机会,并且联系到了刚刚受到处罚的大将徐晃。

作为杨奉麾下的将领,徐晃原本也是颇受杨奉的重用。

据说就连杨奉从白波贼转变为李傕麾下将领,这里面都有徐晃的劝说。

可杨奉原本就地位不高,徐晃在杨奉的麾下,自然是无法展露才华。

这一次也算是徐晃自己的私心,为杨奉彻底掌控白波贼,从而提升杨奉在李傕麾下的地位。

也能够让自己地位有所提升。

想法是好的,做法也是对的,但偏偏运气不好,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

反而是让本来就是“投奔”杨奉的白波贼们直接成为了关羽的党羽,彻底跟随关羽回归河东去了。

当徐晃带着这个消息回到了杨奉身边的时候,杨奉如何能够接受这种结果。

尤其是当他得知了徐晃本来已经被关羽生擒,但竟然还能够被关羽放回来。

这一下...那就让杨奉的心中更加的惊疑不定了,总感觉徐晃的心中已经思乡情动了。

甚至为此还责罚了徐晃...

当戏志才知道了这些消息之后,立刻当机立断做出来了决定。

“去见徐晃,此时若是能够收降徐晃,则可真正进入关中!”

为此,戏志才不惜以身犯险,花费重金买通徐晃身边人,从而偷偷进入徐晃的大营之中,见到了已经有些去意的徐晃。

徐晃本就是河东人,刘备如今占据河东,还有几分名声。

并且如今关中乱象已经显露,如果能够以河东为跳板进入关中,北上并州,便可以占据极大的优势。

而徐晃本身虽然能力极佳,但并没有家世名望,纵然投靠他人,恐怕也得不到什么真正的重用。

但若是前来投奔刘备则不然....

戏志才也算是当世智者,不断的陈说利害让徐晃也是心神晃动。

加上杨奉毕竟不是人主,如今对徐晃也是不再信任,在一夜的考虑之下,徐晃终于还是同意了戏志才的说辞。

当然,徐晃对于戏志才所暗示的,让自己杀了杨奉这个旧主的想法,还是表示了明确的拒绝。

对于徐晃的这种反应,戏志才也是再次点了点头。

不管徐晃是顾忌自己的名声,还是真的对杨奉还有些许旧情,这种讲规矩的人,才是真正可以用的人。

至于杨奉....

“徐将军不用担心,杨奉那里戏某自然有办法对付!”

戏志才只需要让吕岱等人装作白波贼的溃军在北地郡和左冯翎的周围游弋,甚至闹出来一些动静儿就足以吸引李傕郭汜等人的注意了。

现在白波贼大部已经不在了,杨奉没能彻底拿下白波贼,本就被李傕所不喜。

如今还有白波贼的溃军,李傕自然而然的就是让杨奉前去将这些麻烦解决掉。

这个时候只需要徐晃抱病留在左冯翎,杨奉也不会非要拉着徐晃一同剿匪。

等到杨奉带兵离开之后,吕岱与华雄正好设下埋伏,将杨奉直接带走,最后由徐晃出面不但收拢了杨奉的溃军,还能够将吕岱和华雄等人装作的白波溃兵也一并收入囊中。

一场“陈氏代齐”的谋划也就自然而然的完成了。

之后戏志才亲自为徐晃筹谋划策,完全可以将周围的白波溃兵彻底收拢起来,剿灭匪寇逐渐壮大,成为李傕麾下的一名重将。

在这个过程之中,戏志才也慢慢的找到了自己想要找到的人。

“李傕麾下的博士李儒,左冯翎贾诩....掀起长安之乱的罪魁祸首,不过现在他们恐怕是对凉州众将也已经失望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