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枚【血融丹】炼制成功后,宁悬又花了三个月时间,但最终的结果是,成丹率达到两成后,便再也无法提高了。
眼见【血融丹】的成丹率,无法再提高,宁悬便停止了炼丹。
经过这差不多一年左右的时间,由于所有重心,皆放在炼丹上,灵田里的灵植,除了维持炼丹外,基本没什么收入。
以至于宁悬在结束炼丹生涯后才发现,自己身上的灵石,仅剩下不足一百块。
好在【血融丹】终归是炼制出来了,自己的目的,也达到了,其他一切都好说。
而最让宁悬高兴的是,当自己炼制出第二枚【血融丹】时,小松鼠在吃了之后,明显是有作用的。
当小青将这个消息,转述给宁悬时,这一年来所有的辛苦,宁悬都觉得值了。
至于说【血融丹】能不能帮助小松鼠破境,这个谁也说不上来,但宁悬心里清楚,无论如何,自己都要这么做。
结束炼丹生涯后,宁悬已手握十三枚【血融丹】,足够小松鼠服用一年之久。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他便将重心,转移到修炼以及灵田上。
随着灵田里,一批成熟的灵植,被兑换成灵石后,宁悬很快又带回来不少种子,重新栽种。
忙完灵田的事宜后,宁悬立即开启闭关修炼的生活。
一个月后,当宁悬出关时,他的修为,已到了炼气六层。
其实此次突破炼气六层修为,宁悬只用了十天而已,剩下二十天,全部用于稳定修为。
这天早上,宁悬在给灵田施展了一次【灵雨术】后,便回到了洞府大厅。
刚坐下没多久,便听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
“何人敲门!”
宁悬起身,缓步走到院子时,才开口问了一句。
“宁兄,徐某前来拜访!”
宁悬话音落下,门外随之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正是徐掩。
听到是徐掩前来拜访,宁悬急忙挥手撤去阵法禁制,并打开了关闭的院门。
“不知是徐兄前来,宁某有失远迎,还望勿怪啊!”
院门打开后,宁悬率先拱手一礼。
“宁兄客气了,徐某还担心打扰你闭关修炼!”
见状,徐掩也赶忙拱手还了一礼,并在宁悬相邀下,进入了洞府之中。
“徐兄突然来访,不知有何事情!”
洞府大厅,宁悬在给徐掩与自己,各自添了茶,随即开口问道。
“此次拜访,徐某的确是有一事,相求于宁兄!”
闻言,徐掩也不迟疑,当即拱手回道。
听到此话,宁悬也是微微一怔,该来的,终归是来了。
“宁某该如何做!”
回过神来,宁悬同样拱手回道。
“事情是这样,在下本是......”
随着徐掩一番讲述,宁悬这才了解到,眼前之人,竟是一位修仙家族的子嗣。
而对方要自己所帮之事,竟是寻找徐家先祖传下来的一处洞府遗址。
听徐掩说完后,宁悬知道自己不能推辞,但还是以好奇的口吻,向徐掩问了一句。
“宁某问一句,为何徐兄会选择在下,而不是韩渠韩道友,毕竟他的修为,可比我高不少!”
“宁兄说笑了,刚才一见到你,徐某便看到了你一身炼气六层的修为,韩渠道友又如何谈得上,高你不少呀!”
面对宁悬的好奇,徐掩则是淡然一笑,随后才给出了解释。
“恕徐某冒昧,选择宁兄,考虑的不是修为高低,而是宁兄豢养的几只松鼠!”
“噢,这是为何?”
一听涉及到几只松鼠,宁悬更加好奇了。
“因为先祖留下的遗址,我徐家所知,只是一个大概的范围,具体位置,却不知晓。
所以这次邀宁兄帮忙,其实是想借助几只松鼠灵敏的嗅觉,寻找到先祖洞府遗址的具体位置。”
对此,徐掩倒也没有隐瞒,略作沉吟后,选择将实情告知于宁悬。
听了徐掩这番话,宁悬在一番思量后,随即点头应了下来。
“如果只是这样,宁某可以随徐兄走一趟。”
“但问题是,几只松鼠虽嗅觉灵敏,却也不知徐兄一家,要找何物,在下又该如何告知它们?”
应下徐掩后,宁悬又急忙问了一句。
“这个宁兄放心,我徐家早有准备!”
对此,徐掩却是淡然一笑,显然早有准备。
“如此便好!”
见状,宁悬也没再多问,只微微点了点头。
随后,徐掩在将出发的具体日子敲定后,便告辞离去了。
送走徐掩后,宁悬也抓紧将自己手头的事情处理。
一个月后,灵田里三成以上的灵植达到成熟,宁悬在将其兑换成灵石后,又播种下一批新种子。
三日后,宁悬走出洞府,关上院门,布下大阵后,便来到崖边,静等徐掩的到来。
不多时,徐掩如约出现,两人一起到了坊市,又一路从归云坊市的南门出去。
出了坊市后,徐掩抬手祭出一柄长剑,带上宁悬后,一路往南飞去。
半月后,一路南下的两人,到了景国河西郡。
之后又御剑飞行了半个月,才到了徐家所在的梨谷县。
河西郡,景国面积最小的一个郡,位于景国南部,滦河以西之地,故称河西。
滦河以东,则是与河西郡隔滦河相望的河东郡。
河西郡面积虽小,却因物产丰饶、水运便利等因素,人口远超景国北方二郡之和。
梨谷县,河西四县之一,也是景国最南端的一个县,位于太岳山脉北麓,与燕国便只隔着一个太岳山脉。
除梨谷县外,河西其余三县,分别是最北端的丰阳县、滦河岸边的滦西县,以及河西郡中部的临城县。
梨谷县县城八十里外,有座虚月山,此山高不过数百丈而已,但因景国南部,地势低矮的缘故,让此山看起来,尽显雄壮高耸之姿。
而这里,便是徐家立足三百载的祖灵之地。
不过从徐掩口中,宁悬得知,其实徐家真正的祖灵之地,并不是虚月山,而是在太岳山脉以南的燕国境内。
千余年前,徐家曾是燕国一家强大的筑基家族。
而且因为擅长阵法之道,因而极受燕国第一宗门,玄月宗的重视。
只是后来,玄月宗为了夺取徐家阵法之术,暗中唆使燕国北部五大家族势力,对徐家发动了围剿。
最终,徐家寡不敌众,在付出极其惨痛的代价后,只能从燕国,流亡到太岳山脉以北的景国。
坐镇景国的归云门,虽收留了徐家,但碍于燕国与自己同属五国盟,加之关系向来交好,因此便没有将徐家纳入附属家族势力中。
与此同时,为了平息玄月宗怒火,并将徐家传承下去,当时带领族人流亡至景国的那位筑基先祖,便将徐家阵法一道的传承,一分为二,分别交给了归云门,以及玄月宗。
而他自己,在完成对家族的保护后,选择自毁丹田而亡,并因此得到归云门对徐家庇护五百年的承诺。
但这位先祖在临死前,留下一个秘密给自己的族人,这便是这处洞府遗址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