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西北军,自然分别在东南西北。
东军在京城东。
位于通州,离京城四十里地,通州城南是通惠河,也就是运河,属于京城的门户,东军本部在通州城,左镇与右镇分散在交通要道上,三军轮调士卒到京城值守。
左右镇各有九千兵——兵册上的数字。
但是各镇之初,兵源都是满员,所以各镇大大小小一千多间房舍,分成了一片片,多为三片。
“这里以前属于十二团营的驻地,后来划给东军右镇,张灿千总挑中了此地,选择此地练兵,拢共四百余人,大概有五六日了。”
几名军官在营地远处眺望。
郑昂看了又看,问道,“姓王的都司,他在何处练兵?”
引路的那名把总笑道:“王都司最近可出名了,大大小小的人都知道他。”
“难道他有什么出彩的地方?”
郑昂皱起眉头。
专门跑来右镇,就是想看看这家伙是不是有独到之处,凭什么年纪轻轻就升为都司,又或者只是靠关系升迁,虽然不爽对方,可郑昂还是小心应对,专门来了解对手。
所以下意识的紧张,连忙问道。
那把总仿佛想到了好笑的事情,脸上笑个不停:“他还没练兵呢,整日对营中士兵嘘寒问暖,倒像是个婆婆。”
郑昂松了口气。
只有天真之人,没有经验的人,才会认为靠着几句好话,就能让士兵们卖命。
不过还是求证的问道,“士兵们什么态度?”
“还能有什么态度呢,大多数表面上笑呵呵,背地里在嘲讽,只是此人性格温和,士卒们倒也不惧他。”
“这种人怎么混成都司的?”
跟着来的一名把总,眼神鄙视,瞧不起的语气,“士兵们不怕他,如何使唤得动士兵,等到了战场上,还能指望下令后,士兵们就主动去搏命不成。”
“佐击大人白跑一趟,真没必要来。”那人笑道,“无非是一个纨绔子弟,毫无带兵经验,看了点戏曲,听了些故事,纸上谈兵,来军中贴金罢了,平日倒是没错,奈何这回运气不好,遇到了兵部改革。”
那人畅畅而谈。
突然被人打断,“没白来。”
那人一愣。
郑昂指着远处,“看到没,那个叫做张灿的千总,练兵有点本事,幸亏来了,否则还真小瞧了他。”
众人这才留神去看。
远处的校场,几十名汉子光着上身,只穿一条裤子,系着裤腰带,光着脚,那千总亲自在中间,领着他们操练,同样没穿上衣。
那些汉子大多是青壮,个个生龙活虎。
而那千总更是了不得。
浑身腱子肉,耍起长枪虎虎生威。
“常言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那千总如此勇猛,好生了得,等到了战场冲锋陷阵,对士气鼓舞不可限量,此人才是不可小觑。”
郑昂感叹,幸亏自己听了严中正的话。
不可大意。
今日一来,歪打正着了。
“佐击大人说的是,不过那人只是千总,如何比得过佐击大人,何况佐击大人在我们东军呆了两年,谁不认识大人,谁又不给大人面子。”
把总不怎么在意。
目前来看,佐击更应该留意其余三军,东军内部的话,郑佐击与严佐击毫无疑问在前茅,就看两人之间如何分出胜负,又如何与另外三军去比。
“如果按照以往军中的方法,莫不是旗鼓号令为主,加以骑射弓弩为辅,左镇本就比右镇强,佐击大人还从本部挑选了部分兵丁,早已有听旗鼓的经验,如何会输。”
有人分析道。
郑昂也是这么认为。
一行人都认为右镇对自身起不到威胁。
放心的离去。
......
“喲,真是信爷。”
“小的该掌嘴。”
大观园后街,后门的几个门子没认出来王信,把人给拦了下来,等看清楚后,不好意思的骂起自己,但是脸上没有惧色。
大家知道信爷的脾气好,不会和他们下人计较。
王信的确没计较。
人家又不是故意拦自己。
自己也不想骑在别人头上,无缘无故的让别人怕自己,太没意思了。
进了后门,还遇到了大厨房经常去凸碧山庄的两个下人,同样差点没认出来,等进入了后园门,再也没了人影,仿佛两方世界。
东面太湖石叠成的听月台畔,两株梧桐褪尽了秋叶。
惊起竹林中栖鸦。
王信穿过林子,看着下方荷池残破的莲蓬,岸边红叶边缘凝着细碎银芒,风过时便簌簌滚落几颗。
到了八角亭停下了脚步。
“大观园啊大观园,你真了不得。”
王信觉得自己没有这方面的细心,可这山下的美景,实在是动人心魄。
“有点理解贾琏贾宝玉这些公子哥了。”
王信内心感叹。
如果从小养在这样的环境,谁还能摆脱环境的束缚,没人能逼自己走出温柔乡的,难怪世家子弟注定了没落,除非彻底禁锢社会。
“信爷。”
山庄很大,只有几个婆子,两个婆子看到了王信,仿佛看到了家人。
眼泪婆娑。
“怎么了这是?”
王信惊讶。
“信爷,您管管晴雯姑娘吧。”
婆子委屈的告状。
王信无语。
“发生了什么事?”
两个婆子开始支支吾吾,反正捡着晴雯的不是,搞了半天,王信终于明白了,原来晴雯来了后,几个婆子偷不得闲。
王信好笑的说道:“我回头告诉晴雯,请她松一些。”
陆仲恒有句话说得好。
贼是小人,智过君子。
想要当好人是有门槛的,否则像贾政那样的人,不但当不成好人,反而惹一身骚。
对于人性,王信知道不能放纵。
所以自己愿意让几个婆子偷闲,本来也没几件正事,如果不是自己住进凸碧山庄,几个婆子也不会有这么多事。
但是呢,也不会当着几个婆子的面打压晴雯,这样做的后果,很可能婆子日后反而欺负起晴雯,或者双方各不相让。
几位婆子露出高兴的笑容。
等王信走后。
几个婆子七嘴八舌,其中一个婆子内心期盼,“有那小蹄子的好看。”
“你真是老眼昏花,耳朵不灵。”
“我错哪儿了?”
“信爷说的明白,请晴雯丫头松一些,晴雯丫头答不答应还两说呢。”
“爷们的要求,那小蹄子敢不答应?”
“你懂什么。”
年轻些的婆子道:“那丫头长得标致,男人都会被她迷住,要不然信爷提起她,语气都变了呢。”
刚才还诅咒的婆子,立刻焉了,连语气都变好了些,说道:“但愿那晴雯丫头能听信爷的,咱们也好少受点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