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安南的粮食运回长安
- 大唐:我当你老李兄弟,你让我娶丽质
- 大江大河
- 2238字
- 2025-01-22 09:09:22
房玄龄等人是第一次的吃到爆炒肥肠,炒羊肉这种菜,吃的头都抬不起来!
众人吃饱喝足后,才离开了驸马府。
“你怎么没走?”
让苏长风没想到的是,李丽质居然没走。
自从自己得惩,让她走路都得人扶着后,每每她都躲着自己走。
今日是怎么了?
“你与李宛如是何关系?”
李丽质朝着周围看了一眼,气鼓鼓的询问。
“我与她能是什么关系?”
苏长风疑惑的反问。
“本公主听说,你前几日将她喊到一旁,还和她拉拉扯扯的,有没有此事?”
李丽质摆出兴师问罪的样子,质问苏长风。
“确实有这事,怎么了?”
“你喜欢她吗?”
“她那么漂亮,男人们谁不喜欢?本驸马若是不喜欢,还是男人吗?”
“你,你居然承认了?”
“你整日都躲着我,我就只能对她下手了!”
“你……唔,放手,现在还是白天!”
“我自然知道,但你晚上又不在!”
“你,你快些,本公主得早些回去,不然母后会责问的!”
“这事,我说了不算!”
“呸!你吹牛!”
……
九天后,卢府。
“我们已经将所有皮毛都尽数收购了,怎么宫中一点儿动静都没有?”
世家大族的七名族长坐在一起,崔吟疑惑的说道。
他们今日,让整个大唐的商号都在收购皮毛。
为此,他们每家都出资几百万贯,基本上将大唐在市面上的皮毛都买下了。
但是,秋天已经过了大半了,李世民却没有丝毫要购买皮毛的意思!
“别担心,去年不少将士被冻死,所以今年的皮毛,他们收购的只会更多,用不了多久,陛下定然会来求咱们的!”
卢海对此并不在意。
“某总觉得,这有些像陷阱。”
清河崔家的族长,一脸担忧的说道。
“我也如此觉得,咱们不会又让人给算计了吧?”
陇西李家的族长,也忧心忡忡的说道。
“之前,那小子曾在朝堂之上放出豪言,说可以解决将士们御寒一事,因此,还以那些弹劾他的那些朝臣作为赌注,难道那个小子早就买好了皮毛?”
“不对,高句丽早就把大唐的皮毛给买的差不多了,剩下又都在我等手中,那个小子就算有通天的本事,也不可能买够皮毛!”
“期限将至,届时,看那小子怎么应对这个难题?”
“长乐公主和那小子成亲之日,正好是两个半月之期,如果那日被弹劾,以后看他还如何有脸在长安呆下去?”
“当初那小子在朝堂之上说,他如果不能解决将士们御寒一事,便任凭卢峰等人处置,若是他这次输了,李世民也会跟着一起丢脸,可谓是一箭双雕啊!”
“没错!”
……
本来说皮毛一事,谁知最后说起了苏长风,最后众人还商议,在公主大婚当日,对苏长风发难。
如果成功了,不仅能除掉苏长风,还能让李世民对他们心有忌惮,一箭双雕!
“族长!”
这时,一道声音在外面传来,语气颇为着急。
然后就见到卢管家着急忙慌的跑进来。
见到另外六家的族长后,愣了一下!
“发生何事了?”
卢族长见他面带慌张,忍不住询问。
“原本户部买粮食的店铺关闭以后,今日又再次开张了,售卖粮食的价格仅八文一斤,但是每人只限购一斤!”
卢管家语气焦急的说道。
“如此便宜?”
崔吟面露几分惊讶。
“咱们刚将粮食价格提高,户部马上就继续售卖粮食,这是要做什么?”
“别担心,定然是陛下担心粮价上涨,恐生民怨,才会拿储存粮来售卖!”
郑族长毫不在意的说道。
“这一定不是义仓贮粮!”
卢管家闻言,摇头继续说道:
“某得到消息,昨日运进长安一大批粮食,几千名士兵,卸了一晚上才卸完了!而且义仓都没能装下,最后分别拉到东市和西市,现在户部的店铺前,粮食堆的如同小山一般。”
“嗯?户部不是把所有的粮食,都高价出售给咱们了吗?怎么还有这么多的粮食?”
郑族长一脸疑惑的询问。
他们高价买了户部手中的新粮,按说他们手中应该无粮了,怎么又冒出如此多的粮食?
总不会是变出来的吧?
“不知道,是兵部派人运往的粮食,因此咱们很难打探出消息。”
卢管家摇头说道。
“还有,昨日运粮的队伍,今日装了许多茶叶、陶瓷等物,又快速的从原路回去了,这支队伍建立多个车队,每支队伍都装满了货物,这些货物什么都有,都不怎么值钱,然后一起出了长安!”
卢管停顿了一下,随即说道。
“赶紧去兵部,一定要查清楚此事?”
卢族长皱眉,对管家说道。
同一时间,其余几位族长,也急忙吩咐自己的人。
现在,他们的人遍及三省六部,所以这种大事,很快就让他们打听出来了。
半个时辰后,几位族长的人就回来了。
“赶紧说说,户部的粮食从何而来?”
几位族长的人一回来,就被族长们出言询问。
“启禀族长,兵部那边的人说,那些粮食出自安南,后面还会不断的运回在林邑购买的粮食!”
打探消息回来的人,急忙说道。
“安南和林邑?”
几位族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们没想到户部会在这两处地方购粮?实在是有些远了。
“兵部的人还说,是苏长风提出来的主意,差不多两个月前,陛下让河涧郡王前往林邑,说是通商,实际上是购粮,后面的队伍更是一批批的。”
“我还打探到,凡是世家建立的粮行旁边,户部也建立了分号,运回的粮食都储存在这些分号里,对外售卖不超过八文。”
又有两个打探消息之人说道。
众人闻言,纷纷皱眉。
如果林邑和安南有大量的粮食供给户部,他们在江南买到的高价粮,就都砸在手里了,那可是花了他们几百万贯的银钱呢!
“还有,户部用什么价格在这两处收购的粮食?”
王族长忍不住询问。
“林邑粮多,所以价格便宜,又是以货易货的方法买的,因此收购价格连两文一斤都不到,至于安南,价格稍微高一些,一斤四文收购的。”
又一名打探消息之人回复道。
“价格居然这么低?”
众人闻言震惊不已,收购价如此低,他们怎么竞争?
他们收购的粮价最低时是六文一斤,根本无法与对方竞争。
“咱们的人还透漏,用精美的玉器可以换万石粮食,用瓷碗也能换好几斗粮食。”
王家派出去的人说道。
“这样的话,咱们不如也去林邑收购粮食?”
这时,有人提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