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高句丽有何信誉可言?

“兰儿姑娘,你敢立字据吗?”

王赞正写着的时候,苏长风看向纱幔后的女子,揶揄道。

“公子这是觉得小女子不可信?”

妖媚的声音从纱幔后方传来。

声音婉转好听,换做别的男子,早就骨头发酥了。

这就是她想要的效果,只有这样,这小子才会乖乖按照她的意思行事。

不怪她如此自信,许多男子就是拜倒在她的这一招。

所以她相信苏长风也不会例外。

“是,我觉得你不可信。”

让她没想到的是,苏长风居然没被她的声音所惑,眼神坚定的点着头。

瞬间,兰儿被噎的不知道该说什么。

苏长风没被影响,是因为在现代时,抖音上听这种声音听多了,有的比兰儿的声音还要好听。

“连字据都不立,这是让本驸马说对了,打算等会儿赖账。”

苏长风说的毫不留情,又继续嘲讽道:

“我看这万春楼跟高句丽一样,都没什么诚信可言。”

“咔嚓!”

纱幔后面的丝绸男子,不知不觉中,将一个椅子背给掰下一小块。

但他面上却十分平静。

“公子真会开玩笑,如果公子坚持立字据,兰儿自然是答应的。”

纱幔后面兰儿,娇媚声音再次响起。

她不答应立字据,主要是不想暴露她的字迹,并非是怕输。

不过苏长风步步紧逼,她也只能答应。

“好,这样我便放心了。”

苏长风笑着说道,程处默迷茫的看着这一切。

苏长风好像对自己十分有信心。

但他不清楚苏长风的信心是从哪里来的。

这几位,都是七大世家的嫡子,才华更是出众,至今他没听过,何人能超过他们。

“这下完蛋了。”

程处默不由慌张起来。

这次打赌,一旦输了,不仅仅是丢人,因为苏长风是用驸马的身份来立的字据。

届时,陛下估计连他们也要降罪。

“哥,你这是怎么了?”

见程处默脸色不对,程处亮关心的问道。

“没,没事。”

程处默摇了摇头,腿忍不住发软。

想到输了的后果,程处默只能在心里祈祷,让苏长风赢了这场赌注。

不然,苏长风估计得英年早逝。

“你可以只作诗,我来替你写字。”

李丽质靠近苏长风,在他耳边低语。

她不担心他作诗,可是书法确实有些难看,毕竟他写的关与如何种植红薯的册子,她是看过的。

因此,李丽质想等会儿帮苏长风一把。

她自小便跟着父皇练字,虽比不上父皇,但相差并不多。

即便是对上七大世家的这些公子们,她也毫不怯场。

“我自己来就可以了。”

李丽质没想到苏长风居然拒绝了。

就他的字,别说比书法了,别人怕是看都不想看。

“这种时候,就不要计较这么多了,书法交给我吧!”

李丽质认为苏长风是在逞强,瞪了对方一眼,强硬说道。

“你啊!你觉得他们能你来替我写吗?”

苏长风好笑道,众目睽睽,她来代笔,即便赢了,让人也无法信服。

所以他想赢,而且赢的漂亮,就得他自己作诗,自己来写。

“这,这……”

李丽质傻眼了,她无法代笔,他们定然会输的,那个兰儿说过,想要赢,作诗和书法都得第一,不然同样算输。

“别担心,你要对本驸马有信心。”

苏长风朝着李丽质自信一笑。

“哼……”

见苏长风这时还能笑的出来,李丽质都不由替他着急。

甚至还想着,怎么躲过众人的目光,替他书写。

可惜她想的方法有很多,最后没一个方法可行。

“行了,字据写好了,兰儿姑娘写上芳名即可。”

那几个世家公子一一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交给一名丫鬟,丫鬟拿到纱幔后,再次出来时,兰儿已经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苏长风一直盯着纱幔里的兰儿,看到她签名后才真正放心。

“你还有要说的吗?”

丫鬟将字据拿到苏长风面前,讥讽道。

“苏驸马,请吧!”

王赞抬手做出请的姿势。

喊到“苏驸马”时,他还特意加大音量。

语气十分讽刺。

剩下的几人,也是将苏长风牢牢困住,就担心他跑了。

“把字据收好,等会儿如果万春楼的花魁,不按照约定滚着出去,以后万春楼就归咱们了。”

苏长风没理王赞,转身将字据递给李丽质,喜滋滋道。

“嗯。”

李丽质垂头丧气的接过来,放进怀中。

这些人都盯着他们几个,她根本找不到机会帮苏长风书写,这样的话,苏长风必输无疑。

届时,他不但要滚着出万春楼,还一边高喊“我是废物”。

只是想想,她都无法接受。

这是她的驸马,如果传扬出去,不止她丢脸,就是父皇脸上也无光。

“唉!”

李丽质叹了一口气,深陷在自己的思考中,连苏长风走都没察觉到。

大不了输了不认账,反正保护她的侍卫一直暗中跟着她,只要她下令,侍卫们一定能带着自己和苏长风冲出去。

咦!侍卫呢?

刚刚还在的!

为什么都不见了?

……

御书房。

“陛下,新罗每年都有纳贡,可高句丽却动作不断,一直试探我大唐,臣认为,我大唐应该出兵高句丽,以显我大唐威严。”

李靖带着几分火气说道。

此时的李世民,正皱眉看着奏章。

“臣认为不妥。”

李靖刚说完,魏征出言说道:

“吐蕃、吐谷浑等国家还有隐患,今年我大唐又遭遇旱情,粮食不足,此时确实并不适合出兵。”

“臣也以为不宜出兵,不过可以敲打警告高句丽。”

房玄龄也出言说道。

“臣以为,如今最重要的,是提高粮食的产量。”

杜如晦拱手说道。

“又是粮食,所有的事情,都被粮食制约着。”

李世民边看奏章边叹气,最后直接生气的将奏章一扔,气愤不已。

“有苏长风献出的红薯,相信过不了几年,粮食紧缺的情况就能解决了。”

戴胄见陛下愁粮食一事,急忙说道:

“但是,臣希望陛下能恩准一件事。”

“何事?”

李世民稳了稳心情,缓缓说道。

戴胄一向清廉,并且为了户部也是尽心尽力,因此不忍苛责于他,尽量说话平和一些。

“根据苏长风记载的红薯种植技术,等到来年开春,把红薯埋于地下,发芽长苗后进行栽种。”

戴胄边说边看李世民脸色,然后坚定道:

“为了后面能大面积推广,请陛下下令,即日起禁食红薯,将所有红薯作为明年的粮种。”

“你说的对。”

李世民点头说道,想将红薯快速推广开来,粮种是重中之重。

“但是,怎么把这些红薯储存到明年?这件事不解决,陛下下不下旨都一样。”

房玄龄想了想,才忍不住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