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县令被斩首

“只是这一点儿可不行。”

沈玉摇头,又继续道:

“如果陛下想包庇,即便是假的也能说成是真的,届时不但治不了那小子的罪,还竹篮打水一场空。”

“如果把私器公造这个罪名坐实了,那小子再怎么辩解也无法脱罪了。”

沈玉浑浊的眼中都是算计。

“私人用的器具,交由军器监打造,按大唐律例,这形同通敌,只这一点儿,就能判他死罪,你回去尽管按照他的要求做出来,做完以后,老夫定会弹劾他。”

“还是沈大人这招妙。”

杨方当即称赞道。

“此人折辱世家公子,败坏朝纲,不耍手段,还真对付不了他。”

沈玉捋着胡须,一脸的得意。

“崔家有恩于我等,能报答一二,定然会受到族长青睐,老夫这般年纪,当不了几年官了,不过杨少监还年轻,以后前途无量啊!”

“全靠沈御史和族长的关照,不然杨某哪里有今日成就。”

杨方急忙恭敬拱手。

“只要办成此事,老夫便会说服族长,为你举荐,当个兵部侍郎,也不是什么难事!”

“杨某就先多谢沈御史了。”

杨方眼中的兴奋溢于言表,朝着沈玉又是一揖。

“行了,你忙你的事去吧!那小子有任何消息,立马告知老夫。”

“是!”

……

御书房。

“回禀陛下,长安县令和户部尚书来了!”

正看奏折的李世民听到张阿难的禀报,抬起头道:

“挺准时,刚好一天!让他们都进来吧!”

“是!”

张阿难领命出去,没过多久,就带着两人又进来了。

“参见陛下!”

两人齐声行礼道。

张信查清楚抢红薯一事后,不敢独自面圣,于是求着戴胄一同前往。

如果不是担忧影响到红薯的推广,戴胄才不想管这些闲事,但他也好奇,究竟是何人敢抢苏长风的红薯?

“你的脸是怎么回事?”

见张信的脸上青紫交加,还包着布,李世民皱眉询问。

“回禀陛下,是苏长风苏,咳咳,公子让人打的。”

张信见李世民询问,连忙告状。

他原本想说苏驸马,不过想到陛下并未赐婚,急忙改口称苏公子。

至于他头上包的布,是故意卖惨装扮的,找陛下告状,实际上他就是看着吓人,打的并不严重。

自己可是朝廷命官,苏长风让人打自己,这可是犯了死罪。

陛下就算偏袒那小子,也得给自己一些补偿,比如办案不力的惩罚会减轻一些。

不怪他耍心思,主要是抢红薯的人太位高权重,那可是潞国公,自己真没胆子去抓。

如果不抓,又无法跟陛下交差。

因此,他只能卖惨。

“嗯,朕让你查的案子,如何了?”

让张信失望的是,陛下竟然没关心他,而且听那语气,好像对此还挺满意。

陛下是满意自己被打吗?

大唐律法都是废纸吗?

张信在心中不断吐槽。

“启禀陛下,都查清楚了。”

即便他再不满,再委屈,张信也不敢表现在脸上,恭敬行礼道。

“是何人干的?可有将贼人缉拿归案?”

李世民闻言,脸色也严肃起来,他也想知道,谁如此大胆,竟然去抢苏长风的红薯。

“启禀陛下,是潞国公的人。”

张信偷看了李世民一眼,继续道:

“潞国公官职高过微臣,微臣不好去缉拿,因此向陛下请示!”

“是侯君集?”

李世民一愣,随即震惊不已。

“嘭!”

良久,李世民一拍桌子,火冒三丈的起身。

“好的很,朕总算是知道怎么一回事了。”

李世民咬牙切齿的说道。

戴胄和张信却越听越迷糊,听不懂陛下的意思。

但是见陛下正生着气,两人都默默的闭上了嘴。

“好的很啊!”

李世民气的在御书房走来走去。

昨日自己还云里雾里,如今总算明白,苏长风说的那些话了。

如果长安县令将贼人缉拿归案,就当什么事都没发生过。

原来他早已知晓抢红薯的人是潞国公。

他将此案交给长安县令,让自己严惩抢红薯的贼人,分明是他早就挖好的坑,让自己给他出气。

但李世民这般生气,并非是苏长风的缘故,而是潞国公。

你一个国公爷,还是堂堂的兵部尚书,竟然干起了抢劫的勾当。

如果是一般美食还说的过去,这红薯可是整个大唐的种粮,你侯君集就这么不管不顾的给抢了。

有这老货打头,别的国公元勋有样学样,这红薯还能推广开来吗?

红薯无法推广,如何解决大唐粮食短缺一事?

粮食短缺,还如何打仗?

辽东一事,就不管了?

“来人,把长安县令给朕砍了。”

李世民停住脚步,大声呵斥,当即走进来两名侍卫。

“陛下饶命啊……”

张信当即吓的腿一软,不断磕头求饶,两名侍卫利落的将他拖走。

“高句丽人在你眼皮子底下开青楼,你没有丝毫察觉,这是你失职!让你缉拿贼人归案,你又袖手旁观,这是抗旨,来人啊!拖出去砍了。”

李世民将他的罪行一一细数,然后让人拖了出去。

“张阿难,带着千牛卫去将侯君集抓起来,扔到大理寺的死牢里。”

处置了张信后,李世民又下令道。

“啊!抓潞国公?”

张阿难傻眼了,抓开国元勋,此人可是当年陛下在天策府的心腹,当真要抓了?

“愣着做什么?”

“啊!是。”

“陛下,潞国公战功卓著,直接抓他下狱,是不是不妥?”

张阿难走后,戴胄并没走,等御书房没其他人后,小心试探的询问。

陛下向来重感情,十分容忍有功之臣,不知今日怎么会这般震怒,因为一些红薯,就将侯君集抓了起来?

“你以为朕愿意吗?他起了个坏头,如果其他国公、权贵,也有样学样抢夺红薯,明年还有红薯推广吗?”

李世民因太过愤怒,声音也越发的大了起来。

“今日朕如果不杀一儆百,抢红薯的人,只会越发的多起来。”

“陛下圣明!”

戴胄闻言,这才明白过来,心悦诚服的拱手说道。

“还有,若不严惩侯君集,苏长风那小子可不会满意。”

李世民想到此事,怒火降了几分。

“鲜红薯的储存方法还没得到,还有明年红薯的推广,都得用到那小子,而且他确实受了委屈,朕也算秉公办理。”

“陛下说的是。”

戴胄认同的点点头。

但是,陛下尽管说的有理有据,可戴胄总觉得怪怪的,好像哪里不对劲?

“你抽时间再去见见那小子,若他提要求,但凡不过分,答应他就是了,如今重中之重,是解决粮草短缺的事情。”

李世民出言叮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