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6月5日重庆十八梯防空洞**
白鸽的蕾丝手套擦过防空洞渗水的石壁,指尖突然触到蜂窝状凹痕。这个牛津大学生物学博士瞬间僵立——岩壁上的六边形孔洞排布,竟与人类肺泡结构完全一致。
“氧气阀在西北37度角!“她逆着人流挤向通风管,高跟鞋跟甩出的刀片割开铁皮。仪表盘上跳动的数字让她窒息:CO₂浓度6.8%,远超人体耐受极限。
防空洞深处传来孩童啼哭,白鸽摸出怀表,表盖上的青鸟纹章突然发烫。纳米机器人从纹章中渗出,在锈蚀的阀门上蚀刻出德文公式:
**Ventil=0.618×(Lungenvolumen)**
(阀门开度=0.618×肺活量)
当第144具尸体在她脚边抽搐时,白鸽终于明白:这座防空洞本身就是个巨型呼吸机,而所有难民都是维持某个存在呼吸的肺泡细胞。
顾长风金属化的耳膜捕捉到次声波震动,他的手术刀切开防空洞顶部的混凝土,露出青铜铸造的支气管树状结构。每根“支气管“末端都嵌着昭和十四年制的压力传感器,此刻正将两万人的濒死喘息转化为电磁脉冲。
“戴局长,这不是防空设施。“他对着步话机嘶吼,纳米血液在洞壁画出立体解剖图,“这是白鸽克隆体的机械肺叶!“
突然,解剖图上的肺动脉位置浮现《中央日报》残片——正是三年前宋美龄访问柏林时签署的《呼吸系统军民两用协议》。顾长风的义眼自动对焦,看见协议附录里希特勒用红笔圈出的坐标:北纬29.5638,东经106.5486。
正是此刻他脚下的经纬度。
陆明远在朝天门码头拆解日军轰炸机残骸,突然发现九七式引擎的活塞运动频率异常。当他把听诊器按在气缸体时,听到的却是胎儿心跳般的震动。
“林小姐!“他朝盲眼密码学家大喊,“把上周截获的紫密电文给我!“
林若寒的盲杖尖在地上划出傅里叶变换公式,突然僵住:“心跳频率...和白鸽克隆体的脑电波完全共振!“
江面突然浮起成片死鱼,陆明远剖开鱼鳃,发现每片鳃丝上都长着微型青铜齿轮。齿轮的齿数恰好对应大隧道惨案死亡人数——当他数到第992齿时,对岸南山上的防空炮突然自动转向,炮口齐齐对准市中心医院。
午夜12:17,窒息达到临界点。
白鸽的纳米机器人已接管氧气阀,她扯开旗袍立领,锁骨下的ISBN条形码突然射出激光。光束在防空洞顶部刻出《人体解剖学》第1934版插图——此刻两万人的位置分布,竟与白鸽克隆体的器官定位完全重合。
“找到心脏区!“她踹开变形的铁门,手电筒光束里浮现三百个培养舱。舱内漂浮的克隆体突然睁眼,齐声诵念《田中奏折》第七章:
“欲制支那,先滞其息...“
顾长风在此时破壁而入,他的金属左手插入培养舱电路板。纳米机器人顺着电缆逆向入侵,在重庆电网中检测到异常脉冲——所有医院的制氧机,都在将氧气秘密输送向南山地堡。
6月6日黎明,第一缕阳光刺破浓雾。
陆明远站在南山地堡的铀矿堆前,盖革计数器的尖叫撕破寂静。他举起白鸽给的怀表,表盘玻璃在辐射中显现希特勒的指纹印:“用支那之息,孕帝国之魂。“
林若寒的盲杖点向地堡通风口,杖尖的放射性镭粉照亮岩壁刻痕——正是白鸽子宫解剖图的等比例放大。当她的手按在输卵管位置的阀门时,整个山体突然震颤。
“这不是地堡...“她失明的瞳孔映出红光,“这是白鸽克隆体的子宫,我们都在她的生殖系统里!“
第一枚白磷弹落下时,顾长风的纳米血液沸腾了。他的视网膜投射出三维模型:重庆的每处防空洞,都是克隆体器官的投影。而此刻燃烧的不仅是城市,更是某个跨越时空的生化子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