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神湖之密
- 重生之我在青藏高原修水坝
- 作家eVYa7I
- 1832字
- 2025-02-09 19:24:50
2000年3月15日怒江大峡谷**
越野车在搓板路上颠簸,苏铭的额头第三次撞上车窗玻璃。副驾上的陈局长嚼着风干牦牛肉,GPS导航仪在仪表台上方摇晃,屏幕里的等高线正在与前世记忆重叠。当车转过第49道发卡弯时,他看见了那个改变命运的坐标点——前世母亲坠落的三号断层观测站。
“到了。“老周猛打方向盘,轮胎碾过经幡残片。临时营地飘着青稞酒与柴油混合的气味,六个军用帐篷围成六芒星图案,正中央的旗杆上,五星红旗在海拔4200米处猎猎作响。
苏铭的登山靴陷进冻土时,某个正在调试经纬仪的身影突然凝固。母亲转过身来,防风镜滑落到颈间,露出他魂牵梦萦的面容。她的高原红比记忆中浅淡许多,工装裤膝盖处还沾着怒江的泥浆。
“你怎么...“母亲的手套掉在雪地里。
“部里派我来协助勘探。“苏铭弯腰捡起手套,指尖触到残留的体温。前世这只手在ICU渐渐冰凉时,他曾跪求医生切开自己肺叶换取供氧设备,“您该用高压氧舱代替红景天。“
母亲怔了怔,突然剧烈咳嗽起来。苏铭的心跳漏了一拍——这正是尘肺病的早期症状。他假装整理工具包,将提前准备的硅胶防尘面具塞进母亲口袋。
尖锐的警报声刺破黄昏。日本专家山田一郎从三号帐篷冲出,手中的美制测深仪冒出青烟:“不可能!昨天刚校准的传感器...“
“氡气浓度超标引发电子元件故障。“苏铭掀开帐篷帘布,显示屏上的乱码与前世如出一辙。他利落地拆开设备外壳,将母亲往后拉开两步:“这种型号的钽电容遇到伽马射线会...“
“小心!“卓玛的藏刀突然劈开空气,刀尖钉住一只从设备箱底窜出的高原蝮蛇。蛇身在刀柄上扭曲成诡异的S形,毒牙离苏铭的手腕仅三寸。
山田的瞳孔收缩了一下。这个动作被苏铭的眼角余光捕获——太镇定了,不像普通科研人员面对毒蛇的反应。
“用雄黄粉画隔离圈。“卓玛拔出藏刀,蛇血在帆布上晕开暗色图腾,“雪线上升惊醒了冬眠的蛇群。“她的汉语带着酥油茶的醇厚,腰间那串钥匙形银饰与施工图上的图腾惊人相似。
深夜,苏铭借口检查设备溜出营地。北斗卫星在头顶连成勺柄,他举着探照灯摸向圣湖边的岩壁。前世这里本该有母亲标注的断层裂隙,此刻却光滑如镜。
碎石从头顶滚落。卓玛举着火把立在上风处,藏袍被月光染成青灰色:“汉人工程师也信本教山神?“
“我信科学。“苏铭的登山镐敲在岩壁上,“还有藏在科学背后的秘密。“火星迸溅处,几粒荧光绿的粉末簌簌落下——这是日本勘探队留下的绿松石碎屑,足够填满三个同位素检测仪。
卓玛的火把突然倾斜,照亮岩壁底部新凿的凹槽。一组形如转经筒的符号在苔藓间若隐若现,苏铭的太阳穴突突跳动,这些符号与他修改后的施工图边缘的涂鸦完全一致。
“上师说这是澜沧之钥的封印。“卓玛的刀尖划过符号,“你们动工那天,卡瓦格博的雪会化成洪水。“
远处传来引擎轰鸣。两人伏在乱石后,目睹山田的越野车停在湖边。三个黑影从后备箱抬出金属罐,罐体在月光下泛着冷冽的钛合金光泽。山田用日语低声催促:“必须在冰层融化前布设完声呐阵列。“
苏铭的指甲掐进掌心。这些根本不是普通的水文传感器,而是深海稀土探测器的军用简化版。前世日本在2020年垄断全球90%的重稀土供应,原来伏笔早在世纪之初就已埋下。
“明天帮我取湖心水样。“回到帐篷后,苏铭将微型摄像机塞给母亲,“用双层铅盒封装。“他在便签纸上画出采样点经纬度时,突然发现自己的字迹正逐渐变得透明。
更惊悚的是母亲的工作日志——昨天记录的断层数据旁,竟浮现出自己特有的工程符号。仿佛有只看不见的手,正在将两段时空的笔迹强行缝合。
**次日清晨**
钻机轰鸣声惊飞一群雪鸽。苏铭握着岩芯样本的手微微颤抖,这截取自地下150米的灰绿色片麻岩,表面布满螺旋状纹路。前世直到2028年,中科院才在类似样本中发现远古地壳运动的量子烙印。
“苏工!“技术员举着破碎的钻头奔来,“所有钨钢钻头在80米深度全部崩刃,就像...就像有什么东西在下面啃金属。“
营地另一侧突然爆发出藏语惊呼。卓玛的父亲格桑队长揪着山田的衣领,手中攥着从湖底捞起的金属罐。罐体裂缝中漏出的不是传感器芯片,而是某种散发硫磺味的黑色粉末。
苏铭的瞳孔骤然收缩。这是海底热液区特有的硫化矿物,但怒江流域根本不存在这种地质构造——除非,日本人早就知道青藏高原在远古时期曾是特提斯洋的一部分。
山田的眼镜片寒光一闪,某个保镖模样的助手悄悄按住了后腰。卓玛的藏刀已然出鞘,刀身映出苏铭手机上正在传输的加密邮件——收件人赫然是国安局特别技术科。
狂风卷着冰碴掠过营地,苏铭的白大褂下摆猎猎作响。他想起重生前夜在母亲病床前发的毒誓,此刻终于对着神山的方向轻声呢喃:“这次,轮到我们执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