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乾元二十二年,三月末。
时至初春,正是草长莺飞,万物勃发之季。
青山县外,春雨如酥,沥沥而下。
“驾,驾!”
随着一声声短喝夹杂着鞭挞响起,十几名着甲骑兵护卫着一辆马车出现在青山县郊的官道尽头。
马车上并无车夫,老马却另有神异,紧紧的跟在骑兵后方,疾驰而行。
马车内,陈落掀开车窗布帘,感受着丝丝春雨和风潜入,幽幽一叹道:“这场春雨,怕是来者不善呐!”
“吁......”
话音刚落,前方便有意外发生,疾驰的车队蓦然停下。
陈落神色平静的放下了布帘,默默摩擦着腰上挂着的官印。
果然,不消片刻功夫,就有随从打马来报:“大人,前方有老者拦路喊冤,似有冤情发生......”
“冤情?”
陈落出了马车,挥挥手打断了禀报,轻笑道:
“走,且去看看究竟是多大的冤情,我还没正式上任就迫不及待的前来拦路喊冤。”
正了正身上的七品官服,浑身气息激荡,丝丝春雨还未落下就凭空蒸发。
行至车队前方,此处早已围拢了四五个骑兵,眼见陈落至此,连忙来报:
“大人,这老丈似是滞留在此已久,不论如何打骂驱赶都没反应,只一个劲的喊冤,似......似是个疯子。”
“疯子?”
其是个白首老者,一身粗布麻衣,跪坐在满是泥泞的土路上。
脸上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神情麻木的一直喃喃着:“冤枉啊,冤枉......”
还不等陈落上前做出反应,这喊冤老者似是看清了陈落身上的官服。
恍若这才回过神般,直接慌忙的跪爬到陈落近前,‘咣咣咣’连磕三个响头,大喊道:
“冤枉啊大人,小民有冤呐,求青天大老爷为小民做主啊!”
血水混合着泥水顺着老者满是沟壑的脸颊滑落,一边喊着一边就要继续磕头。
陈落哪还会让这老者再磕下去,连忙上去一把扶住老者干瘦的双臂安慰道:
“老丈莫急,若有冤屈请慢慢道来,本官自会为你做主。”
趁着搀扶之际,一缕气息顺着右手,被陈落悄然摄于丹田。
随着这缕气息进入,原本一直悬于陈落丹田内的玉册突然无声翻动,显露出其中一页信息:
【纪叔常,执武六十年生人,寿一百零二,善终。】
陈落刚探知到干瘦老者信息,便听那边老者哆哆嗦嗦哭诉道:“小老儿纪伯常,本是小南村农户......”
嗯?
陈落立马抽出搀扶着老者的双手,后退一步,眉头微挑道:“什么常?”
“呃.....纪伯,小民纪伯常。”
陈落松手的突然,干瘦老者猝不及防下往前打了个趔趄险些摔倒,等稍稍稳定身体,才一脸愕然的回应道。
“纪伯常啊......”
陈落目光下移,并没有看到明显的凸起,确认不是什么外号后,不着痕迹的手按官印再退一步:
“老丈可有兄弟姊妹?”
“有嗯......小老儿惨呐,小民本是普通农户,儿子本分,儿媳孝顺,膝下更有一对孙儿承欢,不想那万灵魔宗......”
纪叔常险些说漏嘴,连忙转移话题继续哭诉卖惨。
但明显看出几分端倪的陈落,怎会任由他胡搅蛮缠,轻轻退至甲士旁边。
一手扶官印,一手按至甲士腰挎着的剑器,再次寒声打断:“本官问你,是从何处得知本官行程,从而提前拦在此处的?”
话音落下,陈落能够明显看到纪叔常的肩膀微微一颤,但其不管不顾声音在雨中越发凄惨:
“万灵魔宗,杀我儿子儿媳,虏我孙子孙女,青天大老爷呐......”
咻!
利器出鞘,银光一闪,凄惨的喊冤声戛然而止,纪叔常的身体也随之跌倒在地,大好的头颅在泥土里不停翻滚。
陈落淡然收剑入鞘:“你纪伯常,可惜命不长啊。”
丹田中玉册泛着莹莹白光,其上信息赫然出现了变动:
【纪叔常,执武六十年生人,寿六十二,横死。】
一剑枭首,陈落脸上表情没有任何变化,转身示意左右:“带上他的首级,继续出发。”
说罢,也不解释,直接重新上了马车。
小雨转为大雨,倾盆而下,车队继续往青山县城疾驰而行。
陈落盘坐于马车之内,怀抱官印,默默出神。
“不过刚到青山县境内,就有人开始搞小动作进行试探,是本地的世家豪强,还是万灵仙宗自己呢?”
万年的长生仙宗,三千年的皇朝世家,五百年的坐地豪强。
在青山县前任县令外出横死后,陈落作为直接从京都空降过来的县令,自然一举一动都有人关注。
但敢这般直白搞上这么一出拦路喊冤,矛头直至本地仙宗的却是屈指可数。
不外乎就那么几家。
“青山县内水深的很呐,但可惜.......”
陈落突然摇头一晒:“反正我此番不过是来谋划灵地,敛财修仙的,只要不坏我修仙大计。”
“诸般手段,又与我何干?!”
念及此处,陈落摇头散去脑海中无关的想法,以五心朝天的道姿怀抱官印,内视已身。
下丹田内,武道气血与地脉龙气相互交织缠绕,宛如龙盘虎踞般沉于其中。
陈落默默感应了下具体的境界,却是心中微叹:
“现已入了青山境内,借助官印吸收地脉龙气,武道修为竟然未达七品先天境圆满。”
“可见地方勾连之深,官府威望不显。”
大周太祖以武定鼎天下,国朝初立后更是伐山破庙无数,统一天下道门,重整山河,梳理地脉。
以地脉龙气治理亿万黎民。
大周官员,凡是地方主官只要身处所辖境内,不管是自己本身是什么武道修为,都能通过官印吸收地脉龙气。
从而提升到与官阶同等的修为境界极限。
至文帝时期,道门仙宗再次发展壮大,文帝把儒家纳入大周龙脉体系,大力扶持文道发展,以文武制仙。
可惜收效甚微。
及至武帝时期,有江湖异人青禾出世,携不拘灵土凡地,皆可耕种的灵稻面见武帝。
武帝得之大悦,遂赐名灵稻为青禾米,拜青禾为大司农,掌管天下农事。
自此,人人如龙的武道盛世就此开启。
终武帝一朝,仙门道宗才再次被打压削弱。
可惜的是武帝之后再无雄主,青禾不仅有利于武道,对文道和仙道同样发展作用巨大。
时至今日,不止仙门道宗依然逍遥世外,就连文武两道都衍化出无数世家豪族,称霸地方,侵蚀皇权。
这也是陈落本身的武道修为乃是初入七品先天境,按理说作为七品县令,只要到了青山境内,就有先天境圆满的实力。
而现下只有先天境后期的原因。
出现这种情况,不外乎是世家豪族威服地方,官府威严丧失,民心不复,甚至有可能令不出县城。
不只青山县一地如此,这也是整个大周神朝目前的处境和写照。
武道修为提升不多固然让陈落有些沮丧,但在来此任职前就早有预料,此次不过就彻底证实了而已。
陈落修炼重心并不在武道,而是在仙道之上,此来青山县担任县令,同样是为了种田修仙而已。
意识上移,转向中丹田内。
一块生机盎然,充满氤氲之气的灵土上,重新合上神秘玉册时沉时浮。
随着陈落的意念微动,神秘玉册轻轻打开,显露出第一页的内容:
【种长生。
修仙如种田,种田亦修仙。
养灵地、蕴神种、开三花、聚五气、结道果.......】
.....
神秘玉册是三年前陈落觉醒前世宿慧之时发现的。
其材质古朴神秘,第一页就直白平叙的记载着篇与当前道门迥异的仙道修行法。
种长生之法。
此法先以特殊技巧在中丹田内开辟一元灵土,再通过吸收融合现世真实存在的特殊灵地道韵,以假成真,孕育两仪神种。
接下来只需认真经营灵地,取万物灵机浇灌神种成长。
直至种出不死根,结成长生果。
据陈落所知,此界道门源远流长,上能承三清四御,下可追天神地祇。
主流修仙法虽以炼精化气的金丹派为主。
但仍有崇尚服饵飞升外丹派,以及开坛作法,制符升箓的符箓派等诸多流派,百花齐放。
而种长生法并不相同,其开辟出的一元灵土,又称为太极灵土。
太极生两仪,两仪又谓之阴阳,只需借助符合两仪之属的现世灵地,吸收融合其道韵后,就可以孕育出两枚阴阳神种。
阳属神种生于福地,化为陈落日后的道场,吸纳万物灵机以成长。
阴属神种落于丹田,栽在一元灵土之上,与外界的阳属神种同生同长。
只要同处一界,陈落便可自由活动,不受任何影响。
甚至两枚神种相生相长,就算其中一枚毁坏或陈落意外身亡,都能耗费代价重新生长和复活。
世间福地洞天无数,但符合两仪阴阳之属的灵地却少之又少,极为珍稀,无不被仙家大宗、世家豪族所占据。
陈落自觉醒宿慧后,耗费三年时间探寻谋划为青山县县令,正是因为青山县内有一天生的水火灵地。
不仅符合自身仙法所需,而且还不过是掌握在当地的一新兴豪强手中,尚在陈落能够谋划得手的范围之内。
这也是陈落身为京城人家,却不远亿万里来到穷山恶水的青山县出任县令的原因。
武道修为只是陈落一时的手段,仙法长生才是陈落的道之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