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储能技术创新路线图
- 新型储能技术创新路线图编委会编著
- 10字
- 2025-03-13 17:58:07
1.8 技术创新愿景与目标
1.8.1 发展愿景
结合《“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等国家政策文件,根据产业实际与发展需求,本书研究提出到2030年,我国新型储能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及创新能力居全球前列,成为世界新型储能产业集聚区、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型储能核心技术装备完全自主可控,市场机制灵活,商业模式成熟,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基本满足新型电力系统需求,成功实现能源体系转型与电力系统重塑。储能电池、能源电子产品、电力系统工程项目等新型储能全产业链产品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主力军”,形成一批国际知名品牌。新型储能产业成为我国构建新质生产力、打造战略性支柱产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功实践,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取得重大成效,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
一是产业规模大幅提升,发展水平稳居全球前列。我国新型储能产业综合实力快速提升,人才、技术、信息等高端要素向新型储能产业加速集聚,产业体系更加健全完善,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大幅提高,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新型储能产业创新高地,新型储能产业培育成为我国战略性支柱产业之一。新型储能产业上下游进一步协同发展,一批全球领先的新型储能领军企业不断涌现,在国际市场上获得广泛认可和关注。新型储能实现规模化应用,高端产品供给能力大幅提升,形成与国内外新能源需求相适应的产业规模。
二是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可控,技术水平全球领先。新型储能核心技术和重大装备攻关取得重大突破,储能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等全面实现自主可控,核心技术自主化基本实现,保障我国能源体系更加可靠、更加安全;电化学储能、机械储能、电磁储能、储热(冷)、氢储能等领域的核心技术与装备发展成熟,储能多元化技术、全过程安全、智慧调控等技术开发取得变革性、颠覆性突破,新型储能技术和产品经过多轮迭代,在高安全、低成本、高可靠、长寿命等方面实现突破性进展,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达到世界领跑水平,实现全面引领全球能源革命。
三是创新体系全面加强,科研成果加快落地转化。依托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成一批新型储能领域的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优势平台和产业联盟,构建形成国家级产业创新研发及服务平台,新型储能原始创新能力全面增强,全过程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型储能产业技术创新高地,建成面向市场导向的科技研发与中试验证平台,人才培养体系和学科建设健全完善,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加速跃升,一批高水平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落地。
四是产业生态合理有序,有力支撑国家能源战略实施。新型储能生态体系进一步完善,融合应用水平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市场机制和商业模式健全稳定,标准体系成熟完善,新型储能在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等方面得到极大拓展和大规模应用,新型储能在国际市场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我国新型储能与电力系统各环节深度融合,满足新型电力系统现实需求,能源供应链安全性、稳定性大幅增强,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支撑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提前实现碳达峰目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