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是先射箭后画靶?!赵虎,也就是罗方请教的老大爷闻言一愣。
他是知道很多这种特殊感觉实际上是先射箭后画靶的,都是先预设哪里会出现特殊感觉,然后再将特殊感觉和认知范围里的东西对应起来。
这本质上介于自我催眠和以意领气之间,根本算不上得炁,不然二三十年前那个真传和假货横行的年代,新生异人岂不是满大街都是了?
而这个年轻人练的功法倒是很特殊,可以说朴实无华的过头了,别说当年气功热神功横飞的时候,恐怕就是更早以前都没多少人看得上眼。
赵虎毕竟不是异人,当年自己没有得炁,无缘师门,后来这些年也没练成,不好确定对方到底算不算特殊的得炁,亦或者是练错了。
同样也因为没进入异人圈子,赵虎也接触不到公司,不知道公司除了干快递物流还是有关部门。
“小伙子,你听说过异人吗?”赵虎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问一问罗方。
“yi?哪个yi?好像没听说过。”罗方想了一下,摇了摇头。
赵虎见罗方并不知道异人的存在,便也没跟他说和异人有关的事,而是打算等他跟宗门的异人打听打听再跟罗方讲,“没听说过就算了,对了,我叫赵虎,以前是教推拿的,你叫什么名字?”
“赵老师,我叫罗方。”
“咱们换下联系方式,我回头帮你问一下你这是什么情况。”
“多谢赵老师。”
两人交换完手机号码后赵虎要回家,他就住在学校的教职工家属院,罗方便识趣告辞了。
接下来他又问了两个练拳的社团的领操者,可惜他们知道的还没有赵虎多,反而求罗方也教给他们这套功法。
对此罗方只能尴尬表示他也只是刚开始练,也不知道是练对了还是错了,不能误人子弟。另外虽然书目前还在他这里,但他们可以去微机室自己从网上查这篇功法。
哎,还能问谁?奥对,问问生理老师和宋教授艾教授?
你问中诊老师?哎呦,谢天谢地,教罗方他们几个班的中诊老师可是个大水货和奇葩,问他还不如问其他班的中诊老师。
宋教授是教大三生各家学说的,也是罗方加入的岐黄求真社的指导老师,专精内科,理论和临床水平很高,每月会受邀来社团做次讲座,就是不知道他的问题和宋老师专精的领域对不对口。
-----------------
“我跟你讲,虽然我也开中药,但是中医根本治不了病……”
中医诊断学课上,诊断学老师见底下学生死气沉沉,后面甚至还有交头接耳的,便又在输出暴论了,而且观点还颠三倒四的。
一会儿说古代人都看得懂文言文,所以“秀才学医,笼中捉鸡”,现在你们这些学生没多少看得懂文言文的,所以学不好中医。
一会儿又说中医不科学,这不科学那不科学,教材里的那些辨证证型都没有依据。
一会儿又说中医都是经验医学,全靠经验试错和家传秘方,你们这些人靠教科书上的方子根本治不好病,以后毕业了外边的人只信老中医,根本不找你治……
除了这些自相矛盾,毫无主见,发癫到让人但凡认真思考一下都尴尬的脚趾扣地板的暴论外,人家还有论据支撑呢——
我就给人开中药,怎么我没治好那么多人呢?怎么还有人说我治的比那些几十年的老大夫还好呢?
找自己问题,找自己问题,你治不好病也找自己问题,你讲课没学生愿意听也找自己问题好不好?
这些屁话从第一节课就开始说,说完了又开始复读PPT和课本,这番操作下来直接让班里一帮兴致勃勃想认真听课的同学热情大为受挫。
连班里几个对中医不怎么热爱但就是靠认真背书考高分的学霸都对这老师无感了,从第二节课开始就自己低头看书。
这造的什么孽啊,这货关系户吧,怎么这种人都能当老师?
而且罗方听一位关系要好的大四学长说过,像这种一肚子草包,误人子弟还打击学生兴趣等集毒点于一体之集大成的老师在整个学校确实不多,但具备一两点的老师可绝不在少数。
不过学长也让罗方放宽心,说咱们蓉城中医学院历史悠久师资雄厚,有真本事的老师和校友还是相当多的,这就跟最近流行的赌石似的,就看你能不能看出谁是真本事谁是吹牛皮大师了。
相比之下他们这牢五所排行第四的成中医已经很好了,听说前几年开始,宇宙第一中医院校北中医的新校长亲自找了各种民间的牛鬼蛇神,乌烟瘴气的大师到校园里开班授课收徒。
那场面,听论坛里北中医的同学说,每场民间大湿的讲座都得有几个大一大二的小学弟学妹上去磕头拜师的。
太黑暗了,感觉前途毫无光明,当然,罗方说的是教室采光。
哎,像这样的老师,本身就没有打好基础,你说他能教学生吗,他教不了,没这个能力知道吧。
罗方想起一位酷酷的黑色风衣男子:“像你这样的人该怎么去改变?”
别说罗方同学这些大一的单纯宝宝了,就算是大三大四了,很多人因为平日不接触临床,也不怎么看课本外的中医著作,对中医的印象全来自于课本和老师,导致这种从老师口中说出的否定中医的话即便是漏洞百出,依旧会让学生对中医产生极大的质疑和不信任。
一般来说,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只要亲眼见过老师治好了西医没治好的病人,或者自己上手治好几位病人,就能树立起信心了。
只是听学长说,中医专业的学生每年毕业后也就不到三分之一的人还会用中医疗法治病,其他要么改行要么也只开西药了,当时罗方还觉得没这么严重吧?
现在他就被中诊老师教育做人了,就这样还能有三分之一那真的是热爱了。
还是看看手里的书吧,罗方翻着《医学源流论》。当然罗方不是瞧不起教材课本,而是他高中的时候就已经把四大基础教材看完了,后来每年也会抽出时间温习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