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0029:王府烹茶话赌约

“公子,这买卖当真这般容易?就这么几句话,就有比轮大钱可拿?”

第二次进入南市,祖阳走得相对驾轻就熟。很快,之前聘过的五个花把式便出现在了他的面前。丢了祖家的买卖,他们便又站于街头,寻人走单。

祖阳将要做的事与他们说了,可这般轻松报酬却又如此之高的事,让所有人都觉得不甚真实。

只是动动嘴皮子,这甚至不需要他们拎刀恐吓、袒露胸毛。

祖阳将硕大的钱袋子打开,伸手扒拉一番,发出一片“哗啦啦”的声响,听得几人都是忍不住动了动喉结。

祖阳将袋子随手系紧,头也不抬的道:“你们几位先前曾与我合作过,所以这等好事才专门来找你们。可你们也说了,这等容易的事谁做都行……”

“干了!”为首的汉子生怕祖阳反悔,连忙抢前一步拍着胸脯道:“公子放心,不就是传消息嘛,我等兄弟醒得咋做!”

“不,不止是让你们五个来传消息。”

祖阳顿了顿,收了笑意,吩咐道:“我要你们去找到更多可靠的,能说会道的人,满洛阳城去传消息。

“你们有比轮大钱可拿,其他人有四文小钱可拿,都不落空。但是,今日日落之前,我要这洛阳满城,不分男女老幼,都在议论此事!”

与此同时,洛阳城中,一座堂皇府邸。

在管事的接引下,武鸣、李钊两人绕过影墙走了进去。此地在津阳门大街东侧,太社的西北。

这里原本是前朝权臣曹爽的大宅,因其全家死绝空置了许久。本朝开国后被拆分成了十多个小宅子,陆续被赏赐给了贵戚、宗亲。他们此来之处,乃是常山王府。

偏厅外,当代常山王司马珩迎了出来。他二十多岁年纪,早早蓄了须,身材不是很高大,一双小眼显得颇为精明市侩。

见了当先武鸣,他朗声笑道:“子庄贤弟,你可许久未来孤府上啦,今日可不能急着走,且品品孤府上的茶汤。”

作为常山大族,常山武氏、张氏与历代常山王都很亲密。

即便是司马珩不打算就国北方,可只要他想顶住这个“常山王”的名号,他就必须要与当地士族搞好关系,要给这些地头蛇以面子,这就是大晋的潜规则。

武鸣姿态恭敬,远远就带着李钊长揖大礼拜见过司马珩,随后迎上前去对司马珩介绍道:“王上,此乃宁州李钊,李世康,乃是我武家世交。今日特带来与王上相见。”

李钊挤出笑脸,拜望道:“久闻王上威名,有幸今日得见。”

司马珩回礼,回忆了片刻与武鸣确认道:“宁州李氏,莫非是要嫁……是女子为刺史的李家?”

武鸣面色未变,笑道:“正是正是,那女刺史便是世康兄之妹。”

“哦~寡人久仰了。”司马珩笑容有些暧昧,却也没好当面说出些什么。

李钊在洛阳三年,为求朝廷援兵甘愿嫁妹的名声早已传得远了,很多人不识李钊其人,可大多都知晓其事,俱都引为笑谈。

女刺史听起来似乎颇有噱头,可谁人娶妻不是求娶对自己有助力的人家,洛阳之地大多是中原望族,娶一个边陲之地的女子作甚?

时人聚会时常常会取笑李家自作多情。当然,很少有人会真的思考一下,他们到底能否为宁州求来援兵。

到了偏厅,宾主落座,司马珩吩咐侍女入内烹茶。

此时的茶多是生茶,并非冲泡,需要以文火慢烹,里面还多需加入生姜、肉蔻等调味品,烹煮成汤,是个颇费功夫的活计。

因此,此事多要由妙龄女子操持,动作温文尔雅,求个赏心悦目。

司马珩与武鸣寒暄了几句,一边看着女子茶艺,一边问明两人来意。

武鸣笑道:“在下知大王热衷清谈,恰好近日得闻琅琊王氏有子弟将约请聚会,故而来问王上可有意否?”

司马珩闻言一挑眉头,赶忙斜了身子问道:“琅琊王氏?是何人为东主?”

武鸣道:“乃是南乡侯之子,王昱。”

司马珩大感兴趣,不由得高看了武鸣一眼:“子庄人脉颇广也,竟连王家公子也识得?”

司马珩本是宗室中一介寻常子弟,若非与皇帝和长沙王都有些亲缘在,根本轮不到他来封王。

何况,常山乃是小国,在朝中名士、贤人眼中可没有多少地位。

他刚在洛阳定居不久,又没有常山国的贡奉支应,此时正求找到各种机会去结交士林,扩大影响,却屡屡不顺。故而,几句话他便敲定了意向。

武鸣拍着胸脯许下诺言,保证会请王家给司马珩送来请帖。一时间宾主尽欢,其乐融融。

聊了一会儿,司马珩瞥见李钊只是静默,觉得有些冷落了这位士子,随口问道:“久闻李兄为宁州奔走求援,不知此事如何了?”

其实他更想问的是,李钊那位刺史妹妹到底嫁出去没有。可那样说话便是在打人脸面。任谁都知道,朝廷已然放弃了宁州,他此问不过只是故作关切罢了。

不曾想,李钊竟是笑着回应道:“多谢大王挂怀,此事已有了眉目。范阳祖氏已有贤才向钊许诺,为我宁州求来援兵。”

“嗯?”司马珩愣了愣,咀嚼道:“范阳祖氏?莫不是那位祖逖,祖士稚?”

“回大王,乃是祖家的六房之子,名为祖阳。”

这般一说,司马珩便全无印象,他捋了捋胡须叮嘱李钊道:“世康,这祖阳怕是年岁不大,名不见经传,你可莫要被他信口开河诓骗了。”

武鸣忽然哈哈大起来,摇头道:“大王说的不错,那人我见过,尚未及冠的一少年,却不知世康被灌了什么迷魂药,竟是信了他的话。还与那人打了个大赌,当真是鬼迷心窍也!”

赌!?

司马珩登时来了兴致,连忙追问是何赌斗,以何为注?

李钊对司马珩拱拱手,脑海中转过的却是祖阳对他们分说计划时的交代:赌注务必要大,要让常山王感到惊讶且不得不加以关注。

在入常山王府前,武鸣建议李钊将赌注扯到万贯,反正这事给与不给都是他与祖阳的私事。

可此时李钊却深吸一口气,决意改个策略。因为他知道,所有人也都知道,李家已没有万贯的财力。别说万贯,就是拿出万钱都已拮据得很。

既然要做,他便得确保万无一失。

李钊谢道:“谢大王挂怀,在下与祖生赌的是:七日内,他能否为我宁州求来援兵。若是不能,其人自要赔我不少钱帛。若说他能做到……”

李钊顿了顿,似咬着牙道:“在下愿嫁妹妹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