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口老龄化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来自河南省的调查分析
- 卢守亭 贾金玲等
- 12字
- 2025-04-08 21:25:39
上篇 河南省人口老龄化研究
第一章 人口老龄化及其发展研究
人口老龄化(Population Aging)是指某一人口总体中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的过程,特别是指在年龄结构类型已经属于年老型的人口中,老年人口比重继续上升的过程。由于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这就决定了人口老龄化影响社会结构变迁,并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产生负面影响,由此产生诸多“社会问题”。同时,对人口老龄化及其发展状况的探讨,也是老年人口研究和分析的重要背景和前提。基于此,本章将借助第五次、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以及国家统计局的年度抽样数据,对21世纪以来河南人口老龄化状况及其发展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为后面诸章节河南老年人口的研究和分析提供宏观背景和现实基础。
一 数据与指标
(一)数据来源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1](简称“五普”)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简称“六普”),都分别对2000年和2010年河南及各地区分年龄、性别、城乡、民族的老年人口的规模进行了统计,为我们具体分析和研究21世纪以来河南人口老龄化状况及其发展奠定了数据基础。另外,河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编撰的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年、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2010年、2009年、2007年、2006年、2005年、2004年和2003年出版的《河南统计年鉴》,提供了依据抽样调查资料而进行推算的相应前一年份的河南省及其各地区常住人口年龄结构、抚养系数等方面的数据,为我们了解2000年与2010年以外的一些年份河南省人口老龄化状况提供了依据。本章所用基础数据均出自上述资料,文中不再一一标注。
(二)测评指标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将人口老龄化的指标划分为三类,即反映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指标、速度指标和养老负担指标。[3]
1.人口老龄化程度的衡量
反映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常用指标主要有:老年人口系数、人口年龄中位数、少儿人口比例和老少比等。本研究选取老年人口系数和老少比来研究和分析河南省及其各地区人口的老龄化程度。
(1)老年人口系数
老年人口系数,又称为老年人口比重(例)或老年系数,指的是某一地区老年人口占该地区全部人口的比重。它是反映某一时刻、某一地区老龄化程度的最为常用的指标。具体公式如下:

计算老年人口系数,必须明确规定老年人口的年龄起点。联合国将其规定为60岁或65岁,基于此,老年人口系数,可细分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系数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系数。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国际上通常以65岁作为老年人口的起点,因此,本研究除特别注明外,老年人口系数(或老年系数)均指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系数。
(2)老少比
老少比,又称为人口老化指(系)数,指同一人口总体中老年人口数与0~14岁少年儿童人口数的相对比值,其计算公式为:

根据老年人口年龄起点的不同,老少比又可分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老少比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老少比,本研究除特别注明外,老少比均指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老少比。
2.人口老龄化速度指标
老龄化的速度指标,指的是老龄化程度由一种程度提高到另一种程度所需的时间。本研究选择一定时期内老年人口比重总体增加的百分点作为考察河南省及各地区人口老龄化速度的指标。
3.养老负担情况衡量
衡量养老负担情况的指标主要有老年抚养比、总抚养比和家庭养老比等。本研究选取老年抚养比来研究和分析养老负担情况。
老年抚养比,也称为老年人口负担系数或老年抚养系数。它是指人口总体中老年人口数与劳动适龄人口数之比,即平均每100名劳动适龄人口负担多少个老年人。计算公式为:

若以60岁为老年人口起点,则劳动适龄人口为15~59岁的人口;若以65岁为老年人口起点,则劳动适龄人口为15~64岁的人口。与此相对应,老年抚养系数可分为60岁老年抚养系数和65岁老年抚养系数。本研究除特别注明外,老年抚养系数均指65岁老年抚养系数。
二 人口老龄化程度及发展
(一)总体状况
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机器汇总样本数据显示,2015年河南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其常住人口比重为15.71%[4],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为12.72%,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为10.18%。与2010年和2000年相比,2015年分别提高2.99个和5.53个百分点。从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看,2015年河南老年人口系数为9.60%,2010年为8.36%,2000年为6.96%。同2010年和2000年相比,2015年依次提高1.24个和2.64个百分点(见图1-1)。

图1-1 2000~2015年部分年份河南老年人口系数变化
从老少比指标来看,以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算,2010年河南人口老化指数为60.61%,2000年为39.31%,十年提高21.3个百分点。以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算,2015年河南人口老化指数为45.4%,2010年为39.8%,2000年为27.44%,与2010年和2000年相比,2015年依次提高5.6个和17.96个百分点(见图1-2)。

图1-2 2000~2015年部分年份河南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老少比
(二)性别差异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10年河南男性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系数为12.07%,女性为13.4%,女性高于男性1.34个百分点。与2000年相比,男性老年人口系数增长2.74个百分点,女性增长2.32个百分点,男性高于女性。从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看,2010年河南男性老年系数为7.71%,女性为9.02%,女性高于男性1.31个百分点。与2000年相比,男性老年系数增长1.47个百分点,女性增长0.99个百分点,男性仍高于女性(见图1-3)。总之,不论从60岁还是65岁看,河南女性老年人口系数都高于男性,但是女性老年人口系数的增长却慢于男性。

图1-3 2000年与2010年河南老年人口系数男女比较
从老少比指标看,以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算,2010年河南男性人口老化指数为52%,女性为71.48%,女性远远高于男性。与2000年相比,男性提高17.71个百分点,女性提高26.24个百分点,女性高于男性。以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算,2010年河南男性人口老化指数为33.22%,女性为48.11%,仍然为女性高于男性。同2000年相比,男性提高10.29个百分点,女性提高15.34个百分点,女性也同样高于男性。可见,无论以60岁还是65岁为起点,河南女性人口老化指数都高于男性,其增长速度也都快于男性(见表1-1)。
(三)城乡差异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10年河南城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系数为10.74%,镇为11.07%,乡村为13.87%,乡村高于镇,镇又高于城市;与2000年相比,城市、镇和乡村老年人口系数依次提高1.63个、2.21个和3.34个百分点,增幅最大的是乡村,其次是镇,城市最小(见图1-4)。从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看,2010年河南老年人口系数,城市和镇均为7.17%,乡村为9.10%,乡村仍高于镇和城市;与2000年相比,城市、镇和乡村依次增长1.39个、1.21个和1.61个百分点,增长最快的是乡村,其次为城市(见图1-4)。总之,不论从60岁还是65岁看,河南乡村老年人口系数都高于镇和城市。

图1-4 2000年与2010年河南老年人口系数城乡比较
从老少比指标看,以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算,2010年河南城市人口老化指数为69.16%,镇为55.64%,乡村为60.11%,城市高于乡村,乡村高于镇。与2000年相比,2010年城市人口老化指数提高22.58个百分点,镇提高20.51个百分点,乡村提高21.41个百分点,城市高于乡村,乡村又高于镇。以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算,2010年河南城市人口老化指数为46.18%,镇为36.04%,乡村为39.44%,仍然为城市高于乡村,乡村高于镇。与2000年相比,城市提高16.59个百分点,镇提高12.38个百分点,乡村提高11.93个百分点,城市增长最多,其次为镇和乡村。可见,无论以60岁还是65岁算,河南城市人口老化指数都最高,镇最低,从增长速度看,城市也最快(见表1-1)。
(四)民族差异
分民族看,2010年河南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汉族老年系数为12.74%,少数民族为11.36%,汉族老龄化程度高于少数民族;三个主要少数民族中,回族老年系数最高,为11.71%,其次为满族9.85%,再次为蒙古族9.27%。与2000年相比,汉族老年系数增长2.55个百分点,少数民族增长2.08个百分点,汉族高于少数民族;三个主要少数民族中,增长最快的是回族,为2.42个百分点,其次为满族0.53个百分点,蒙古族最小,为-0.08个百分点(见图1-5)。

图1-5 2000年与2010年河南各民族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系数比较
从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看,2010年河南老年人口系数,汉族为8.37%,少数民族为7.39%,汉族高于少数民族0.98个百分点;三个主要少数民族中,仍为回族最高(7.6%),其次为满族(6.85%)和蒙古族(6%)。与2000年相比,汉族老年系数增长1.26个百分点,仍高于少数民族(1.06个百分点);三个主要少数民族中,增长最多的仍为回族(1.21个百分点),其次为满族(0.79个百分点),蒙古族仍为负增长(见图1-6)。
总之,不论从60岁还是65岁看,河南老年人口系数都是汉族高于少数民族,其增长也快于少数民族。满族、蒙古族和回族三个主要少数民族中,都是回族老年系数最高,蒙古族最低,满族居中,其增长也是回族最快,满族次之,蒙古族最慢。

图1-6 2000年与2010年河南各民族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系数比较
从老少比指标看,以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算,2010年河南汉族人口老化指数为60.66%,少数民族为55.95%,汉族高于少数民族。与2000年相比,汉族提高21.31个百分点,少数民族提高19.93个百分点,汉族高于少数民族。以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算,2010年河南汉族人口老化指数为39.84%,少数民族为36.42%,汉族仍高于少数民族。与2000年相比,汉族提高12.36个百分点,少数民族提高11.86个百分点,汉族高于少数民族。可见,不论从60岁还是65岁算,河南人口老化指数都是汉族高于少数民族(见表1-1)。
表1-1 2000年与2010年河南分性别、城乡、民族的老年人口老少比及变化

表1-1 2000年与2010年河南分性别、城乡、民族的老年人口老少比及变化-续表

(五)地区差异
从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看,2010年河南老年人口系数高于省平均水平(12.73%)的地市有8个。其中超过14%的地市有3个,依次为信阳(14.57%)、驻马店(14.11)和漯河(14.05%);位于13%~14%的也有3个,分别为许昌(13.59%)、周口(13.26%)和商丘(13.17%);低于13%的是平顶山(12.99%)和南阳(12.84%)。另外,河南老年人口系数最低的地市为鹤壁和郑州,分别只有10.66%和10.67%。与2000年相比,河南老年人口系数增幅大于省平均水平(2.55个百分点)的地市有7个,其中信阳最大,达到4.57个百分点,其次为周口(3.29个百分点)、三门峡(3.17个百分点)和安阳(3.01个百分点),再次为商丘(2.99个百分点)、驻马店(2.95个百分点)和濮阳(2.77个百分点)。另外,河南老年人口系数增幅最小的是郑州,只有0.61个百分点(见表1-2)。从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看,2015年河南老年系数最高的地市为驻马店,达到12%,其次是漯河,为11%;老年系数最低的是鹤壁、济源,分别为8.00%和8.40%。与2000年相比,老年人口系数增幅最大的地市为信阳(4.34个百分点)、驻马店(4.08个百分点),最小的是济源,只有1.88个百分点(见表1-2)。
综合来看,河南老年人口系数最高的地市是信阳、驻马店和漯河,最低的地市是鹤壁、济源和郑州;老年系数增长最快的地市为信阳,增长最慢的地市为郑州。
表1-2 不同年份河南各地区老年人口系数及增长比较

从老少比指标看,以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算,2010年河南18个地市中,人口老化指数最高的是三门峡(79.68%)、漯河(78.55%)、许昌(68.96%)、郑州(66.71%)和济源(65.47%),均在65%以上。与2000年相比,增长最快的是三门峡(40.84个百分点)、济源(30.96个百分点)、漯河(28.73个百分点)、信阳(27.69个百分点)和商丘(27.54个百分点),均在27个百分点以上。以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算,2015年河南人口老化指数最高的地市为漯河(62.4%)和三门峡(58.7%)。与2000年相比,增长最快的地市为三门峡,为33.44个百分点(见表1-3)。综合来看,河南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地市为漯河、三门峡,其人口老化指数最高;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地市为三门峡,其人口老化指数增长最快。
表1-3 不同年份河南各地市老年人口老少比及增长比较

三 养老负担及发展
(一)总体情况
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机器汇总样本数据显示,以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算,2015年河南全省老年抚养系数为13.9%,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为11.8%,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为10.6%。与2010年和2000年相比,2015年分别提高2.1个和3.3个百分点(见图1-7)。若以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算,2010年河南老年抚养系数为19.21%,2000年时为15.92%,十年增长3.29个百分点(见表1-4)。整体看,2000年以来,河南老年人口负担系数保持持续上升状态。

图1-7 2000~2015年部分年份河南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负担系数
(二)城乡差异
分城乡看,2010年河南60岁及以上城市老年人口负担系数为14.57%,镇为16.04%,乡村为22%,乡村远远高于城市和镇。与2000年相比,城市、镇和乡村老年人口负担系数依次上升1.81个、2.6个和5.08个百分点(见表1-4),乡村老年人口负担系数的增长也远远快于城市和镇。若以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算,2010年河南城市老年人口负担系数为9.28%,镇为9.83%,乡村为13.42%,乡村仍高于城市和镇。与2000年相比,城市、镇和乡村老年人口负担系数分别上升1.53个、1.16个和1.95个百分点(见表1-4),乡村老年人口负担系数的增长速度仍快于城市和镇。可见,不论以60岁还是65岁作为老年人的起始年龄,同城市和镇相比,河南农村的养老负担都更重,增长也更快。
表1-4 2000年与2010年河南老年人口负担系数及变化

(三)民族差异
分民族看,2010年河南汉族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负担系数为19.24%,少数民族为16.62%,汉族高于少数民族2.62个百分点(见图1-8)。与2000年相比,汉族老年人口负担系数比上升3.3个百分点,少数民族上升2.33个百分点,汉族高于少数民族。若以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算,2010年河南汉族老年人口负担系数为11.85%,少数民族为10.23%,汉族仍高于少数民族(见图1-8)。与2000年相比,汉族提高1.23个百分点,少数民族提高0.9个百分点,汉族仍高于少数民族。由此可见,无论以60岁还是65岁作为老年人口起点,河南汉族老年人口负担系数都高于少数民族,其养老负担的增长速度也快于少数民族。

图1-8 2000年与2010年河南分民族老年人口负担系数
(四)地区差异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以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算,2010年河南老年人口负担系数最高的地市为信阳(23.54%)、驻马店(22.37%)、周口(21.09%)、漯河(20.64%)、许昌(20.37%)和商丘(20.11%),均超过20%;最低的地市为郑州(14.55%)、济源(15.74%)与鹤壁(15.95%)。与2000年相比,增长最多的是信阳,达到7.09个百分点,最少的是郑州,为-0.42个百分点(见表1-5)。
表1-5 河南分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负担系数及增长

以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算,根据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机器汇总样本数据,2015年河南老年人口负担系数最高的地市为驻马店(18.6%)、南阳(16.3%)、信阳(16.1%)和周口(16%),均达到16%。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相比,增长最多的分别是驻马店和南阳,依次提高6.79个和6.36个百分点,最少的是济源,只有1.71个百分点,郑州排倒数第三位,为2.5个百分点(见表1-6)。
表1-6 2000~2015年河南各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负担系数

四 主要研究发现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出以下主要发现。
第一,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河南60岁与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系数在2015年已分别达到15.71%和9.6%,比2000年依次上升了5.53个和2.64个百分点。60岁与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老化指数,在2010年与2015年也已分别达到60.61%和45.4%,比2000年时分别提高了21.3个和17.96个百分点。
第二,老年人口养老负担急剧加重。以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算,其老年人口负担系数2015年已达到13.9%,比2000年增加了3.3个百分点;若以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算,其老年人口负担系数2010年时已高达19.21%,比2000年增加了3.29个百分点。
第三,女性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男性。2010年,河南女性60岁与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系数分别为13.4%和9.02%,而男性依次为12.07%和7.71%,女性分别高出男性1.34个和1.31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老化指数,2010年女性(71.48%)高于男性(52%)19.4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老化指数,2010年女性(48.11%)高于男性(33.22%)14.89个百分点,其增长量也高于男性。
第四,农村老龄化问题较城市和镇更为严峻。2010年河南60岁与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系数,乡村依次为13.87%和9.10%,分别高于城市(10.74%和7.17%)3.13个和1.93个百分点,高于镇(11.07%和7.17%)2.8个和1.93个百分点,与2000年相比,其增长幅度也均高于城市和镇。2010年河南60岁与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负担系数,乡村依次为22%和13.42%,分别高于城市(14.57%、9.28%)7.43个和4.14个百分点,高于镇(16.04%、9.83%)5.96个和3.59个百分点,与2000年相比,乡村依次上升5.08个和1.95个百分点,均高于城市(1.81个和1.53个百分点)和镇(2.6个和1.16个百分点)。
第五,汉族人口老龄化较少数民族严重。2010年河南60岁与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系数,汉族依次为12.74%和8.37%,分别高于少数民族(11.36%和7.39%)1.38个和0.98个百分点,与2000年相比,其增量(2.55个和1.26个百分点)也大于少数民族(2.08个和1.06个百分点)。2010年河南60岁与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老化指数,汉族依次为60.66%和39.84%,分别高于少数民族(55.95%和36.42%)4.71个和3.42个百分点,与2000年相比,其增量(21.31个和12.36个百分点)也高于少数民族(19.93个和11.8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负担系数,2010年汉族为19.24%,高于少数民族(16.62%)2.62个百分点,比2000年上升3.3个百分点,而少数民族只升高了2.3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负担系数,2010年汉族为11.85%,高于少数民族(10.23%)1.62个百分点,比2000年上升1.23个百分点,而少数民族仅上升了0.9个百分点。河南汉族人口老龄化程度和养老负担都高于少数民族。
第六,不同地市人口老龄化差异较大。从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看,2010年河南老年系数最高的信阳、驻马店和漯河,均超过了14%,而鹤壁和郑州只有10.66%左右;若从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看,2015年驻马店、漯河的老年系数均达到11%以上,而鹤壁与济源只有8%左右。另外,各地市老龄化的发展速度也有很大不同,与2000年相比,2010年信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系数上升了4.57个百分点,而郑州则仅上升了0.61个百分点;2010年信阳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系数上升了2.97个百分点,而济源和郑州则分别只上升了0.04个和0.2个百分点。
第七,劳动力人口的流动对地区老龄化影响很大。农村地区老年人口系数特别是老年人口负担系数及其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城市和镇,但是,其人口老化指数(老少比)却远低于城市(若分别以60岁与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算,2010年河南人口老化指数城市、镇、乡村依次为69.16%、55.64%、60.11%与46.18%、36.04%、39.44%)。另外,郑州作为河南省会,其老年人口系数并不高,若分别以60岁与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算,2010年依次为10.67%和7.16%,特别是其老年人口负担系数,若以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算,2010年只有14.55%,是全省18个地市中最低的,此外,与2000年相比,这两项指标的增长量也很小,这说明郑州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很慢。但是,郑州的人口老化指数很高,若分别以60岁与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算,2010年分别达到66.71%和44.75%,位居全省第4位。很明显,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流出,郑州大量新增就业人口的融入,直接影响了它们的人口老龄化状况与速度。
[1] 河南省人口普查办公室编《河南省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上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
[2] 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省人口普查办公室编《河南省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3] 刘娜:《我国人口老龄化时空分布特征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4] 《河南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河南省民政厅网站,http://www.henanmz.gov.cn/wtwj/ym/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