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写的没错,煤油确实有广阔的前景。”约翰.德雷珀教授拿起古巴雪茄,陶醉的吸了一口。
“那为何科学界没有反应。”
安德鲁吃了一惊,原来煤油真的如此便宜,能够为工人阶级驱散黑暗,在夜晚带来光明,工人的孩子能够在夜晚也有学习的时间。
要不了十年,就有无数的工人孩子能够摆脱贫困,走上医生、律师、教授的岗位。
普罗米修斯绝不是夸大其词。
德雷珀教授笑道:“事情没你想的那么简单,不是我们不愿意为大众带来光明,而是从科学发现到实际运用需要时间。”
“教授,我不太懂。”安德鲁满脸疑惑,实验都已经成功,为何还需要等待。
德雷珀教授沉思片刻,用更为简单的语言说道:“瓦特改良了蒸汽机,可真正的商业化却等到了20年之后,这么说你能明白吧。”
安德鲁楞了一下,他还真不知道中间有如此漫长的时间,以为发明出来后,立刻就实现了商业化。
不过他不太甘心,瓦特改良的蒸汽机用在了可恶的资本家身上,而煤油,却能运用到工人阶级身上,让孩子们有实现阶级飞跃的基础。
他迫切的想要让这件事让更多的人知道,以至于在大冬天急的满头大汗。
德雷珀教授深知安德鲁记者的为人,对方是真的为工人着想,从没有收过工厂主的车马费,是一个正直的人。
他摸着胡须含笑说道:“在化学方面,我涉猎不深,耶鲁大学的本杰明.西利曼教授是权威,我给他去一封信,看看他能否在报纸上发表一篇文章。”
安德鲁高兴的握着教授的手,感激的说道:“我替工人们谢谢你。”
“回去发表吧。”德雷珀教授被蒲扇般的大手握住,略感疼痛,不由得催促道。
“对了,这位叫雨果.维文的先生你认识?”德雷珀教授问道。
安德鲁道:“教授想见见他?”
“能对一个全新的行业有如此认识,我想化学领域的专家们都像认识雨果先生。”
“他去了英国。”安德鲁道。
“太遗憾了。”
雨果摸着胸口,看着渐渐显露轮廓的英伦三岛,接近一个月的海上漂泊,让心情激动的无以复加。
“我发誓,再坐一次就......”
话音未落,他扶着栏杆,说不出话来,冬季大西洋的恶劣天气,让这艘高档的蒸汽船像一叶扁舟,颠簸的让人好像随时都在坐碰碰车。
“那些爱尔兰移民到底是怎么忍受住棺材船的恶劣条件。”雨果用手帕擦拭嘴角,期盼这艘豪华蒸汽船赶紧靠岸。
临近傍晚时分,他的双脚终于踏上大英帝国的土地,伦敦港在冬日的暮色中显得格外阴沉,远处的城市轮廓被浓雾笼罩,只能隐约看见圣保罗大教堂的穹顶刺破雾霭,像一座漂浮在灰色海洋中的孤岛。
河面上漂浮着各种垃圾,腐烂的菜叶,破旧的木桶,甚至还有死去的动物尸体。
一阵刺鼻的恶臭扑面而来,那是工业废水、人类排泄物和腐烂物混合的死亡气息,让雨果的鼻子一阵发酸,不得不掏出手帕捂住口鼻。
“见鬼!”雨果低声咒骂着,纽约跟这里比起来,简直就是伊甸园。
就在这时,雾中浮现出一个模糊的人影,他眯起被熏得生疼的眼睛,看着那人穿过浓雾,渐渐清晰。
那人头戴一顶锃亮的海狸皮高筒礼帽,身上穿着深橄榄绿的羊毛长大衣,大衣下露出一截格子呢马甲,深灰色条纹长裤笔挺地塞进一双锃亮的漆皮靴子里,靴尖上沾着伦敦街道特有的泥泞。
“天啊!爱德华,你真的来接我了!”
雨果惊呼出声,快步走上前,给久久不见的爱德华一个大大的拥抱。
在与纽约周边的手工艺人签订了为期三年的淘金盘购买合同后,他大方的给爱德华放了个假,让后者能回到阔别十年的英格兰。
他都做好了失去白人奴隶的准备,没想到对方居然没跑,真的来了伦敦。
“你来干什么?本来我要回来了。”爱德华不满的说道。
“给一位快要去世的夫人,带一封给丈夫的绝笔信。”
雨果拍拍行李,里面有一封来自遥远美国的信件,诉说着想见爱人最后一面而不得的痛苦,他正好遇到,好心的带了过来,希望丈夫能赶紧回去,夫妻二人能见最后一面。
“你没那么好心。”
爱德华绝不会相信,对面这位披着人皮的魔鬼,会好心好意的给人千里迢迢带信,不坑人都算好的。
“说实话也没人信。”雨果撇撇嘴,接着问道,“人找到了吗?”
他做了两手准备,一是那封信,二是在胜家告诉他豪在英国时,就委托爱德华去寻找。
爱德华道:“豪把专利卖给了威廉.托马斯,一位紧身胸衣制造商。”
“怎么可能。”
雨果摇摇头,瞪大了眼睛,为了以后的专利诉讼,他专门去了解过,豪的机器容易卡线、断针,无法满足工业化生产需求,贩卖专利的情况很不理想。
现在却在英国闯出了一片天地,难道英国的科技、工业水平超过美国太多,在这里解决了问题。
爱德华双手一摊:“你自己去看吧,反正都在伦敦。”
“不急,明天先去一趟专利局。”
专利制度还未国际化,英国和美国互相不承认彼此的专利。
他改良的织布机专利,如果不在英国注册,那么在大英帝国的土地上,任何人都可以无条件使用。
在嘴上,美国人会说是英国人耍赖。
但实际上是美国先不承认在英国注册的专利。
美国还不是后世那个超级大国,科技水平领先全球,此时它还是二流国家,被欧洲人看成大农村,人人都会骑马,都会套索术,只需手腕一抖,就能精准的套住狂暴的野牛。
而做为后发展国家,最简单的工业化道路就是山寨、抄袭,不承认别国的专利在本国有效。
以国家信誉背书,来完成对先进国家的弯道超车。
美国以及后世无数国家的成功,都证明了这一观点的正确性。
上交了专利说明后,他没有第一时间接近豪,而是要看看这个失败的人,到底改良了什么,才能在伦敦开启了第二春。
他以商人的身份找到托马斯,以采购的名义参观了工厂。
一进到工厂,他就想到了波士顿那些破产的中小工厂主,同样的红砖厂房,同样大约百台左右的机器,以及同样超过3个月的无薪试用期。
“先生,我们采用了新技术,紧身胸衣比手工的便宜了30%,非常具有竞争力。”
托马斯热情洋溢的介绍,最近他慧眼如炬,以250英镑的价格,买到了手摇式缝纫机的英国专利权,效率的提升,让他有足够的底气打价格战。
“是这种全新的机器吗?”雨果指着手摇式缝纫机问道。
他一进来就发现,豪的机器似乎并没有什么改良,跟在剑桥家里看到的一模一样。
“每一次科技的进步,都能带来成本的降低,就好像以前手工织布机与动力织布机一样。”
托马斯轻轻的抚摸机器,靠着价格,最近订单增长了一倍,心情也无比的愉悦。
雨果点点头,深表赞同,接着明知故问道:“是你发明的?”
“我购买的专利,不过他现在是合伙人。”托马斯摸着胡须,笑着答道。
“怎么没见到他?”雨果这一下就吃了定心丸,合伙人好啊。
托马斯道:“他去推广专利了,在利物浦。”
雨果得到了准确的答案,不再废话,直接说道:“一千双皮鞋,帆布工装裤和背包,还有一百套马鞍。”
托马斯一听如此大的需求,立刻喜笑颜开,眼珠子里冒出金黄色的光芒,这是建厂以来接到的最大订单。
至于不是制作熟悉的紧身胸衣,他想都没想,有了这个专利在手,扩大业务是迟早的事情。
不过他还是保持了商人的冷静属性,提出需要预付一笔定金,并且故意说低了机器的效率,多增加了一个月的交货时间。
雨果道:“当然,先生,你不说我都要提出来。”
看着对方立刻交付了定金,托马斯为自己的机智自鸣得意,爽快的签订了合同。
最后,雨果先支付了50%,足足2200美金的定金,不过在合同中,他提出,如果不能按时交付,那么托马斯要两倍赔偿。
出于对手摇式缝纫机的信任,托马斯没有提出异议。
走出工厂后,雨果轻松的吹着口哨,什么都不做,就能赚4400美金。
“你要在英格兰又搞一场工人罢工!”爱德华鄙夷的说道。
“嘿!注意你的语气,你可是我的奴隶。”
雨果不满的叫喊,什么叫又,他跟别人商战就只能搞暴力手段,就不能用科技手段战胜对手?
托马斯这个白痴,根本不知道缝纫机的坑,豪也没有对机器进行改良,还在那里沾沾自喜,以为捡了个大宝贝,做着统一纺织业的宏伟美梦。
“这些搞纺织的怎么都想着当工业托拉斯。”
雨果捂着鼻子,泰晤士河的河水实在太臭了,他要赶紧离开这个鬼地方,回到纽约的郊外。
...
PS:真实历史上伊莱亚斯.豪这时候的确在英国,紧身胸衣制造商威廉.托马斯以250英镑购买了英国专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