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盏冰晶灯在穹顶投下冷光,初代家主执剑踏蛟的壁画在光影中恍如活物。母亲指尖的茶盏升起袅袅白雾,将案几上的星纹罗盘晕染得朦胧。父亲端坐主位,玄冰剑横置膝头,剑鞘凝着的霜花正顺着青玉砖缝蔓延。
“坐。“
父亲叩响剑镡,寒冰瞬息凝成两方蒲团。闻人语越的惊雷引在鞘中嗡鸣,我袖中的霁风雪亦泛起涟漪——这般阵仗,四年来只在年祭时见过。
母亲先开了口,茶雾在她眉间缭绕:“前日东市得的雷劫木,可还趁手?“
闻人语越指尖微颤,那截乌木正在他袖中发烫:“禀母亲,已用惊雷引刻了七十二道养灵纹。“
“不够。“父亲突然屈指,玄冰剑气掠过乌木表面,“三重雷劫与九重天渊之别。“
冰霜褪去时,木身赫然浮现出蛛网般的金纹——这才是被父亲剑气激出的真容。
母亲轻叹:“雷鸣谷的雷暴,比这烈百倍。“她展开卷泛黄的兽皮,“初代家主曾在此处...“
我瞥见图中血字批注:雷霆洗髓,九死一生。
“远舟。“父亲转向我时,霜气在案几凝成北境地图,“凝寒原的永夜将至。“
冰晶勾勒出连绵雪峰,其中一座形似倒悬的霁风雪:“此处的寒髓,可补你星脉缺漏。“
母亲突然按住我腕间灵脉:“四年前归渊居的冰毒,每逢朔月仍会发作吧?“
我悚然一惊。这事连兄长都不知晓,此刻左腕霜纹正隐隐作痛。
闻人语越猛地站起,惊雷引在青砖上划出焦痕:“为何非要分开?我们明明...“
“双剑合璧的破绽,当真不知?“父亲振袖拂开冰幕,现出月前我们被青冥剑所伤的场景——当时我以霜墙挡剑,兄长却被冰雷相冲的余波震伤肺腑。
母亲腕间星链忽然散落,十二枚玉坠悬空成阵。星辰轨迹中,我与兄长的命格线时聚时散:“紫微斗数昭示,双星同辉则劫数倍增。“
她摘下一枚刻着“霁“字的玉坠系在我颈间:“分开四年,是让你们各自的星轨先成周天。“
父亲以剑为笔,在地面刻出两仪阵图:“惊雷引需沐浴九霄雷池,霁风雪当饮尽北冥寒露。“冰晶随剑锋游走,凝成我们各自的行功路线,“十四岁生辰那日,若能在千里之外引动冰雷共鸣...“
玄冰剑突然插入阵眼,整个正殿的灵气为之震荡:“方算真正继承了双剑真意。“
闻人语越突然笑了,笑声里带着雷霆余韵:“父亲当年,可曾去过雷鸣谷?“
案上茶盏瞬间结冰,母亲腕间的星链哗啦作响。父亲握剑的手背暴起青筋,良久才道:“三十年前,我与你母亲同闯雷鸣谷。“
他扯开左襟,露出心口狰狞的雷击疤:“这道伤,拜谷中雷灵所赐。“
母亲抚过腰间雷纹绦带:“而我在此处...“她指尖所点,正是丹田要穴,“断了三根灵脉。“
闻人语越瞳孔骤缩。我知道他想起什么——母亲每月朔日闭关,原是为镇压旧伤。
“接剑。“
父亲突然将玄冰剑抛来。我下意识去接,却被剑身寒意冻僵经脉。闻人语越的惊雷引自动护主,雷光却在触及剑锋时反噬己身。
“玄冰剑尚且如此,何况雷鸣谷?“父亲收剑归鞘,霜气在空中凝出两行古篆:
“孤锋方知剑意真
双刃合璧始为神“
母亲从袖中取出对白玉环,分别套在我们腕间:“这是用紫玉树芯雕的同心环,千里之外亦可感应生死。“她突然哽咽,“每月望日...望日要向环中传道安好...“
更漏声穿过三重门扉,父亲起身时带起凛冽霜风:“寅时启程,各自收拾罢。“
闻人语越突然抓住父亲衣袖:“若...若我们不愿呢?“
玄冰剑穗骤然炸开冰花,却在触及兄长手背时化作暖雾:“那就毁了惊雷引。“父亲的声音比凝寒原的风更冷,“闻人世家的剑,从不畏孤寒。“
母亲将我们揽入怀中,雷纹衣料蹭过脸颊发痒:“还记得祠堂那面裂镜吗?“她掌心浮现出青铜镜虚影,“初代家主与挚友,便是分隔两地参透镜中玄机...“
镜面忽然映出我们未来模样:十四岁的闻人语越周身缠绕雷龙,而我踏着冰凤掠过雪原——正是东市糖人的模样。
临出殿门时,父亲突然低喝:“且慢。“
他并指在我们眉心各点一道霜纹:“这是闻人氏'寒江独钓'的保命符,非生死关头不可用。“
母亲默默为我们系上新的储物囊,每个暗格里都塞满她炼的丹药,最底层还藏着包松子糖。
跨出门槛那刻,闻人语越突然回头:“四年后,我要用惊雷引破开父亲的玄冰剑!“
檐角紫玉铃无风自响,父亲背对的身影微不可察地一晃:“拭目以待。“
子时的山道上,我们坐在紫玉树桠间分食那包松子糖。
“雷鸣谷在西南三千六百里。“闻人语越嚼着糖,指尖在树皮上勾画地图,“按《九霄雷音诀》记载...“
我接住飘落的翡翠叶:“凝寒原正北,要过七重雪山。“
兄长突然把惊雷引的剑穗拆下一半:“以此为信。“
我将霁风雪的冰魄玉扣掰开:“朔月传讯。“
树冠间忽然落下个陈旧的剑匣,里面躺着两柄木剑——是我们七岁时的玩具。剑柄刻着歪歪扭扭的小字:
“兄语越“
“弟远舟“
寅时的晨露沾湿衣摆,母亲立在听雨阁顶抚琴,一曲《别鹤操》穿云裂石。父亲站在山门石碑前,指尖凝霜刻下新的训诫:
“孤锋砺刃四载
双剑光寒九州“
闻人语越往西南去,惊雷引劈开晨雾;我朝北行,霁风雪在雪地刻下冰径。走出百丈回头时,父母的身影仍伫立在山门,玄色衣袍与雪色大氅渐渐融进破晓的天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