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撒马尔罕的黄金商道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柔和的光线透过雕花窗户,悄然洒落在扎因的房间里。扎因早早便起了床,昨日发现的那本神秘古籍,始终在他心头萦绕,挥之不去。他深知,若想探寻其中的秘密,解开穿越之谜,就必须离开这看似安逸的宫殿,踏上充满未知的旅途。

简单用过早餐后,扎因将古籍小心翼翼地放入行囊,又带上了一些必要的盘缠和衣物。随后,他唤来了管家安炉和莱拉。安炉一如既往地恭敬,脸上挂着那副让人捉摸不透的笑容;莱拉则站在一旁,眼神中满是关切与担忧。

“安炉,我打算出门一趟,去寻找古籍的线索。府中的大小事务,就暂且交由你打理了。”扎因神色坚定地说道。

安炉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疑虑,但很快便恢复了常态,恭敬地应道:“大人放心,小的定当竭尽全力,打理好府中诸事。只是大人此去,山高路远,还望多多保重。”

莱拉向前走了一步,眼中闪烁着泪光,轻声说道:“大人,一路上可要千万小心,早日平安归来。”

扎因看着莱拉,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微微点头,安慰道:“我会的,你也不必过于担心。”

告别了安炉和莱拉,扎因骑着一匹矫健的骏马,在仆人的护送下,离开了宫殿。出了城,他望着眼前广袤无垠的大地,心中既兴奋又忐忑。他知道,这将是一场充满挑战的冒险,前方等待他的,或许是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但他已下定决心,绝不退缩。

经过数日的长途跋涉,扎因终于抵达了布哈拉汗国的撒马尔罕。这座城市,被誉为“丝绸之路明珠”,街道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空气中弥漫着香料、皮革和各种异国货物的混合气味,街边的店铺琳琅满目,摆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奇珍异宝。

扎因牵着马,漫步在撒马尔罕的集市中,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他看到一群粟特商人正围坐在一起,面前摊开着精美的丝绸。这些丝绸色彩鲜艳,质地轻柔,上面绣着精美的花纹,一看便知价值不菲。扎因饶有兴致地凑上前去,听着粟特商人独特的丝绸计价方式。他们并非单纯以重量或尺寸来衡量价格,而是根据丝绸的产地、工艺、花纹的复杂程度,甚至是丝线的粗细,综合考量定价。每一块丝绸在他们口中都仿佛是一件独一无二的艺术品,有着独特的价值评判标准。扎因不禁感叹,这其中蕴含的商业智慧和文化底蕴,远非他想象的那么简单。

不远处,几个突厥部落的人正在与商人洽谈骆驼租赁契约。扎因走近,只见他们在一块羊皮纸上,用一种古朴的文字书写着契约内容。契约中详细规定了租赁的时间、租金、骆驼的使用范围,甚至对骆驼在租赁期间生病或死亡的责任划分都有明确说明。双方讨价还价,言辞激烈却又不失条理。扎因留意到,他们在交易过程中,非常注重信誉和承诺,一旦达成协议,便会严格遵守。这种商业契约精神,让扎因对这个时代的商业文明有了更深的认识。

夜幕降临,扎因来到了城外的一处驿站。驿站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扎因找了个角落坐下,要了些食物和酒水。一天的所见所闻,让他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他想起了宫殿中的莱拉和安炉,便拿出纸笔,写下了旅途中的第一封信:

亲爱的莱拉:

当你收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抵达了撒马尔罕。这里是一个充满生机与神秘的地方,街道上满是来自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商人,集市里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今日,我见识到了粟特商人独特的丝绸计价方式,他们对丝绸品质和工艺的执着追求,让我深感钦佩。还有突厥部落的骆驼租赁契约,他们严谨的商业态度和契约精神,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城外,我看到了许多游牧民族的帐幕。他们的帐幕建筑有着独特的防风结构,巧妙地利用了当地的地形和风向。帐幕的支架设计十分稳固,外层的毛毡厚实而紧密,能够有效地抵御狂风的侵袭。这让我不禁感叹,人类的智慧是如此无穷无尽,即便是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也能创造出适应生存的居住方式。

莱拉,我很想念你和宫殿里的一切。你在宫中要照顾好自己,等我找到古籍的线索,便会尽快回来。

扎因

写完信,扎因将信交给驿站的工作人员,托他们务必将信送到莱拉手中。随后,他便在驿站的客房里休息,准备迎接新一天的旅程。

第二天清晨,扎因早早地起了床,继续在撒马尔罕的集市中探寻。走着走着,他突然听到一阵嘈杂的声音,原来是一群商队正在准备出发。扎因好奇地走上前去,只见商队中有许多骆驼,驮着沉重的货物。商队的首领是一位名叫以斯拉的犹太商人,他身材高大,目光深邃,脸上带着一种历经沧桑的沉稳。

扎因与以斯拉攀谈起来,以斯拉十分健谈,他向扎因讲述了自己多年来在丝绸之路上的贸易经历,那些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让扎因听得入了迷。当扎因提到自己正在寻找古籍线索时,以斯拉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他沉思片刻后,从怀中掏出一幅星图,递给扎因说:“朋友,我看你是真心探寻知识之人,这幅中亚星图,是我多年前偶然所得,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扎因接过星图,只见上面绘制着详细的中亚山川、河流、城市和商路,还有一些神秘的符号和标记。他激动地向以斯拉道谢,以斯拉微笑着摆摆手说:“希望它能帮你找到你所追寻的答案。”

告别了以斯拉和商队,扎因回到驿站,仔细研究起这幅星图。他发现,星图上的一些标记似乎与古籍上的符号有着某种微妙的联系,但具体是什么,他一时还无法参透。

几天后,扎因正在驿站整理行囊,准备继续前行,这时,驿站的工作人员递给他一封信。扎因心中一阵激动,他迫不及待地打开信,只见信上写道:

大人:

您的信我已收到,得知您一路平安,我便放心了。只是宫中最近发生了一些烦心事,安炉管家克扣了侍女们的月俸,大家都敢怒不敢言。我曾委婉地提醒过他,可他却置之不理。大人,您何时才能回来主持公道呢?

我日夜盼望着您归来,愿您早日找到古籍线索,平安回到宫殿。

莱拉

扎因看完信,眉头紧锁。他没想到,自己离开的这段时间,宫中竟发生了这样的事。他决定,等处理完这边的事情,尽快返回宫殿,解决此事。

第三章兴都库什的鹰巢

扎因将莱拉的来信小心地收好,心中对安炉的行为感到十分不满。但此时,寻找古籍线索的任务更为重要,他只能暂时将此事搁置,继续踏上旅程。他仔细研究了以斯拉赠送的中亚星图,结合古籍上的神秘符号,发现两者之间似乎指向了一个共同的方向——兴都库什山脉。据说那里隐藏着古老文明的遗迹,或许能找到解开古籍秘密的关键。

扎因告别了撒马尔罕,沿着古老的商路向兴都库什山脉进发。一路上,他穿越了广袤的沙漠,沙漠中炽热的阳光烤得大地滚烫,狂风卷起漫天的黄沙,让人睁不开眼。扎因和他的马匹在沙漠中艰难前行,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对目标的执着,终于走出了沙漠,来到了阿富汗山区。

一进入山区,气候便陡然变化,寒冷的空气扑面而来。扎因裹紧了身上的衣物,继续前行。他发现这里的地形十分复杂,山峦起伏,峡谷纵横。在山谷间,他看到了哈扎拉人的村落,村落周围是层层叠叠的梯田,像天梯一样从山脚延伸到山腰。

扎因对哈扎拉人的梯田灌溉系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仔细观察后发现,他们巧妙地利用了山区的地形和水源。从山上引来清澈的溪水,通过一条条精心开凿的水渠,将水引入梯田。水渠的坡度和宽度设计得恰到好处,既能保证水流的速度,又能均匀地灌溉每一块田地。而且,他们还在梯田的边缘种植了一些耐旱的树木,不仅起到了防风固沙的作用,还为梯田增添了一份生机。

除了梯田灌溉系统,扎因还见识到了哈扎拉人的鹰猎传统。一天,他看到一位哈扎拉猎人带着一只矫健的雄鹰外出狩猎。猎人将雄鹰放在手臂上,雄鹰的眼睛锐利而有神,羽毛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属般的光泽。当他们发现猎物时,猎人轻轻一抖手臂,雄鹰便如离弦之箭般冲向天空,在空中盘旋几圈后,迅速俯冲向猎物,用锋利的爪子将猎物抓住。整个过程一气呵成,让扎因看得目瞪口呆。他不禁感叹,哈扎拉人与雄鹰之间的默契,是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和相处才形成的,这也是他们在这片山区生存的独特技能。

扎因在哈扎拉人的村落里住了几天,详细记录下了他们的梯田灌溉系统和鹰猎传统。随后,他继续向兴都库什山脉深处进发。当他来到帕米尔高原时,突然遭遇了一场猛烈的暴风雪。狂风呼啸,暴雪漫天,能见度极低,扎因和他的马匹在风雪中迷失了方向,随时都有被暴风雪吞噬的危险。

就在扎因感到绝望之时,他隐约看到前方有火光闪烁。他拼尽全力,朝着火光的方向走去。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个普什图部落的营地。普什图人看到扎因,立刻将他带进了帐篷。帐篷里温暖而舒适,普什图人给他端来了热腾腾的奶茶和食物,让他慢慢恢复了体力。

在普什图人的营地里,扎因注意到了他们山地驮队使用的铜铃预警装置。每头驮运货物的牲畜脖子上都挂着一个铜铃,当遇到危险,比如山体滑坡、雪崩或者野兽袭击时,牲畜会因为惊恐而奔跑,铜铃便会发出急促的响声,提醒驮队成员提前做好防范。这种简单而有效的预警方式,让扎因对普什图人的智慧赞叹不已。

暴风雪过后,扎因告别了普什图部落,继续前行。他找了个安全的地方,停下脚步,写下了第二封信:

亲爱的莱拉:

我现在身处兴都库什山脉附近,这里的一切都让我大开眼界。我看到了哈扎拉人的梯田灌溉系统,他们巧妙地利用地形和水源,创造出了如此壮观而实用的农业景观。还有他们的鹰猎传统,人与雄鹰之间的默契配合,令人称奇。

在帕米尔高原,我遭遇了一场可怕的暴风雪,幸好被普什图部落所救。他们的山地驮队使用一种铜铃预警装置,在遇到危险时能及时发出警报,保障驮队的安全。这一路上,我深刻体会到了不同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莱拉,我很想念你。关于安炉克扣月俸的事,我回来后定会妥善处理。你要照顾好自己,等我归来。

扎因

扎因将信交给一位路过的商人,托他帮忙寄回波斯。随后,他又踏上了征程。经过几天的艰难跋涉,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地方,开始仔细研究以斯拉赠送的星图和古籍上的符号。他发现,星图上的一些线条和标记,与古籍上的符号在某些关键位置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他推测,这些符号和标记可能是一种古老的导航系统,指引着人们前往某个特定的地点,而这个地点,很可能与古籍的秘密息息相关。

就在扎因沉浸在对星图和古籍的研究中时,一位信使找到了他,交给他一封信。扎因打开信,只见上面写道:

大人:

自您离开后,府中的修缮工程一直在进行。就在昨日,工人们在修缮宫殿地下室时,发现了一个密室。密室的门十分厚重,上面刻满了奇怪的符号,与您之前带走的那本古籍上的符号有些相似。我们不敢贸然打开,特向您汇报,盼您速速归来。

安炉

扎因看完信,心中一惊。密室的发现,让他意识到事情变得更加复杂了。他决定立刻返回波斯,看看密室里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于是,他收拾好行囊,调转马头,朝着波斯的方向疾驰而去。一路上,他思绪万千,心中既期待又担忧,不知道等待他的将会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