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穿越先天阴槐,小人物的活法

巍巍洪荒,东方大地。

这里生机充盈,造化无限。

涛涛灵气浓郁成雾,奇葩瑶草遍布山野。

东方以南,有一座仙山,山下林海涛涛,苍松翠柏。

但是山腰以上,此刻却满目疮痍,还有山火肆虐。

盖因此刻天穹之上,有厚重劫云盖顶。

轰隆!

这是劫云中最后一道雷霆,雷霆喧嚣,化作雷龙,毁天灭地一般宛若要毁去这座仙山。

而雷霆落下刹那,无数林木被雷霆击成粉尘,大地都被雷霆给翻覆过来。

雷霆波及范围之广,周遭数百万里全都化作焦土。

哪怕山腰下幸存的林海,也都在顷刻间化作飞灰。

但是,雨后终有曙光。

在最后一道雷霆熄灭,八方开始有祥云汇聚而来,无量生机酝酿其中,万般造化绽放不朽。

祥云之中,还有甘霖倾泻而下。

这是度过灾劫后上天降下的福泽。

雨水落在大地上,原本已经化作焦土的废墟,开始有生机浮现。

其中,有一株嫩芽迅速破土,而后以一种极为迅猛的速度开始成长。

短短一个须臾之间,便化作一株先天阴槐。

树冠厚而广,广而大,遮天蔽日,延展足有千丈。

树身粗而黑,黑而沉,扎根大地,如山岳般沉稳。

另有看不见的树根,盘根错节,密集交错,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深入大地之中,汲取看不见的地灵与造化。

约莫一个时辰之后。

槐树突然一阵抖动,树身之中,竟然走出一名身着草木青袍的年轻道人。

道人丰神俊逸,面相沉稳,身形挺拔,气质出尘。

始一出现,他面露迷茫,半晌之后,他眸光之中才闪过明光。

“不负三千年光阴洗礼,今日终于化形,成就先天道体,修道之路,终见曙光。”

易木神色激动,接着又露出缅怀。

三千年前,易木穿越而来,成为洪荒当中一株先天阴槐。

当得知自己穿越到洪荒时,易木最先的心情是欢喜。

因为洪荒世界,虽然弱肉强食,但却能追逐仙道,成仙作祖。

运气若好,成为顶尖先天大神,那便可与帝俊太一争雄,与昆仑三清论道,甚至与道祖鸿钧争那第一成圣机缘。

只是现实给了易木一个沉重打击。

那就是他的本体,仅仅是一株先天阴槐树。

洪荒生灵修行,首重跟脚。

跟脚高低,决定生灵修行起点。

先天阴槐,虽然占据先天二字,在跟脚上属于先天生灵,且位居中等,比后天生灵要强。

可实际上放眼整个洪荒,如此跟脚只能称之为平庸。

因为先天生灵之上,还有先天神圣,先天神圣之上,更有先天神魔。

先天神圣者,开天之前孕育,开天之后而生,生而最差金仙。

先天神魔者,开天之前而生,生而最差太乙金仙。

而他这等先天生灵,是开天之后,天道诞生之前孕育。

但化形之后最高也就是个玄仙。

修炼到极致,恐怕也只是一介金仙。

终点连人家起点都不如,又如何跟那些顶尖先天大神比较。

关键是作为穿越者,易木竟然也没有任何系统或者金手指。

洪荒危机四伏,弱肉强食,自己一无实力二无背景三无金手指。

这跟炮灰有什么区别?

不过后来,易木逐渐想通。

小人物有小人物的活法,行走洪荒谨慎一些,不主动沾染劫气,未必就开辟不出一条活路。

至于跟脚限制。

洪荒当中,机缘众多,造化无穷,或许也不是没有机会得到晋升。

何况既来之则安之,能穿越这方世界,有追逐仙道的机会,就已经是天大机缘,又有什么不知足?

所以自那日开始,易木开始勤奋修行。

每日不是展开树冠接受日月精华洗礼,就是扎根大地吸收源源不断的地脉生机。

期间若有大能路过,就尽量蛰伏。

如此,易木小心谨慎度过三千年,终于在不久前引来化形雷劫并且惊险度过。

……

“虽然距离真正的逍遥自在依旧任重而道远。”

“但终究是一个好的开始。”

成功化形后,易木也颇为欢喜。

随后,易木并没有继续吸收剩下的造化甘霖,而是放任其洒落大地,滋养这座原本灵气氤氲的仙山。

此外,易木挥洒自身灵机来帮助仙山恢复造化。

这样一番操作下来,大地开始重新绽放生机,有新的生命开始逐渐成长。

大概三日之后,原本在雷霆当中满目疮痍的大地,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

直至这一刻,易木才收了法力,同时心境也因此得以放松。

这座仙山是生养他的地方,又因为他的化形雷劫而毁去不少生机。

其中因果虽然不显,但未来势必会影响易木的道途。

不过现在经过一番修复,这场无形的因果已经彻底消散,未来的影响也就不复存在了。

接下来,易木准备在山上找一处合适之所,修建属于自己的道场。

……

所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

洪荒当中,无论修为高低,跟脚深厚,福源浅薄,但凡生灵都要有根。

有些生灵的根在道场,有些生灵的根在某一处势力,还有一些生灵的根依附于某一种族。

形态不同,可本质一样。

易木初来乍到,又刚刚化形,更不知现在洪荒处于什么时期。

眼下最要紧的是要先扎根。

凭此长存也好,临时落脚也罢,最起码有存身之处,心中也能踏实一些。

抱着这样的态度,易木在山中过道处寻觅,最终寻到一处山涧。

涧中幽寂,泉水叮咚。

有灵气源源不断汇聚,显然地下有灵脉在此聚拢灵机。

最关键的是,此地不像是有生灵占据的样子。

在这里修建道场,显然是再合适不过。

之后,易木开始施展法力,对道场进行规划与完善。

从日常休息之处,到闭关修行之所,再到灵田、药园、丹房、器室。

麻雀虽小肝胆俱全,哪怕这里可能只是个临时道场,易木也依旧用心雕琢,不为其他,只为心安。

期间修建道场闲暇之余,易木还会抽出一些时间熟悉周遭环境,顺便梳理大地生机。

草木精灵化形都有这种特别的能力。

凭借梳理大地生机,可以提升一方地域的底蕴,汇聚八方更多灵气,提升当地修行环境。

虽然这个过程很缓慢。

但积土成山、聚沙成塔。

日积月累之下,终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

数月之后,道场终于初步成型。

除了偏殿、静室、灵田、药园、丹房外。

易木还从山涧中引下一道灵泉,并且以此为中心延展出小桥流水灌溉田园,亭台良榭添加意境。

加上涧中氤氲的洁白仙气。

这一刻,这座山涧总算初步有了一些仙家气象。

面对涧中仙景,易木嘴角噙笑,来到灵泉旁,掬起一捧灵泉,痛快饮下几大口。

等心中透凉,浑身舒畅后,这才罢休。

“仙山无名,从此便叫忘忧吧。”

易木轻声开口,为这座仙山取下姓名。

随后,易木打算进入修行静室中,再优化一下自己以后的修行之处。

但还不等易木动身,突然有三道遁光,从云端之上横贯而下,落在了灵泉亭榭当中。

遁光撤去,竟是三名道人。

一者须发花白,一者不怒自威,一者年轻气盛。

三名道人始一出现,那须发花白的道人便冲易木招手。

“小友可否上前一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