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降薪与羞辱

13.林默被迫转岗至“AI辅助开发部”,成为张天昊的下属。

人事通知邮件在凌晨三点送达林默邮箱时,他正在用二手显卡跑通最后一个Java测试用例。工位上的盆栽早已枯死,行政部上周就停发了绿植维护费。张天昊的新部门在32层玻璃幕墙旁,那里有可调节的人体工学椅和每小时消毒一次的空气净化器——而林默的转岗礼物,是保洁阿姨扔在他脚边的一把掉轮子的转椅。

当他抱着纸箱穿过部门分界线时,几个算法工程师正在用激光投影展示他们的最新成果。有人故意将投影角度调偏,让“淘汰技术”四个血红大字反复掠过林默苍白的脸。

14.张天昊要求林默每天早会汇报“学习心得”,故意刁难。

第一次部门早会,张天昊把玩着公司新配的神经接口耳机,突然要求林默现场演示量子编程。会议室响起压低的笑声,有人偷偷开启了全息录像模式。

“不会?那总该读过《AI伦理白皮书》吧?”张天昊敲了敲智能会议桌,调出倒计时投影,“明天开始,每天八点整汇报学习进度。”林默的旧式手环在接入会议室系统时弹出低电量警告,这让他没能注意到张天昊悄悄将汇报时间改成了七点半——正好是郊区首班悬浮巴士到站的时间。

15.王丽娜扣发林默季度奖,理由是“技术栈不符合公司未来方向”。

薪酬到账提示音惊醒浅眠的林默时,银行余额显示比预期少了整整两个月房租。财务系统自动推送的《技术价值评估报告》里,他的Java经验被标记为“负资产”,而AI辅助开发的贡献度则显示“暂无数据”。

王丽娜在茶水间“偶遇”他时,正用公司配发的钻石美甲敲击咖啡机:“小林啊,你要理解这是市场选择。”她身后的电子屏适时滚动起最新股价,公司市值因为“全面AI化”又涨了15%。

16.同事在茶水间议论林默“拖后腿”,故意不叫他参加团建。

林默在隔间里听见算法组的讨论时,他们正在用神经同步分享团建照片。“那个Java遗老居然问为什么没人叫他,”张天昊的思维脉冲引发一阵共频哄笑,“带他去多伦多岛不是浪费算力吗?”

当他推门出来时,人群瞬间切换成加密通讯模式。咖啡机上留着半杯喝剩的拿铁——这是他们新发明的“怜悯彩蛋”,每天随机给底层码农留些过期食品。冰箱磁贴拼出的“LOSER”字样,在自动门开合间投下锯齿状的阴影。

17.林默熬夜写学习报告,勉强过关。

第四天凌晨四点,林默在便利店写完三十页《量子编程思想史》读书笔记。全息键盘在结账时没电了,他不得不借用收银员的神经接口——对方眼中闪过一瞬的怜悯,就像看一个用纸币支付的原始人。

早会上张天昊用AI检测工具扫描报告时,系统弹出“82%疑似洗稿”的警告。但他还是摆了摆手:“算你过关。”因为走廊监控显示,CTO陈志强正在巡视这个“全员AI化模范部门”。林默手背上未愈的冻疮,在会议室恒温系统里渗出细小的血珠。

18.林默不敢申诉,默默接受。

薪酬申诉通道需要先通过AI伦理测试,而第三题“你是否认同传统编程属于技术暴力”就卡死了林默的申请。当他尝试预约HR面谈时,系统提示王丽娜的档期已排到三个月后——除非选择凌晨两点到四点的“公益咨询时段”。

深夜的咨询室里,AI语音温柔地建议:“检测到您有抑郁倾向,推荐购买公司旗下心理咨询服务。”林默熄灭屏幕时,看见玻璃幕墙反射的自己:三十岁的躯体蜷缩在智能座椅里,像一段被注释掉的废弃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