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周昭王姬瑕和周穆王姬满

##一、少年天子与辅政之争

《周朝兴亡录》周昭王姬瑕

###周昭王姬瑕的登基与初期局势

周康王姬钊驾崩后,他的儿子姬瑕继承王位,是为周昭王。姬瑕即位之时,周朝刚经历了成康之治,国家在之前的几十年间一直处于安宁稳定的状态,刑罚弃置不用达四十年之久,国力强盛,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在这样的背景下,姬瑕承载着延续周朝辉煌的期望登上了历史舞台。

###政治方面的举措与影响

-**加强中央集权**:周昭王姬瑕在位期间,积极推行中央集权制度。他深知一个强大的中央政权对于国家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性,于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强化君主的权力。例如,他对朝廷的官僚体系进行了调整,选拔了一批忠诚且有才能的官员担任重要职位,加强了对地方诸侯的控制。通过定期召见诸侯,要求他们汇报封地内的情况,以及派遣王室官员到各地监督等方式,确保诸侯们对王室的忠诚和服从,使得周朝的政治体制更加稳定,有效地避免了地方势力的过度膨胀,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重视农业生产**:在经济政策上,周昭王大力推行农业政策,鼓励农业生产。他深知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只有农业繁荣,才能保证百姓的温饱,进而维持社会的稳定。为此,他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开垦荒地,兴修水利设施,提高灌溉效率,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同时,他还鼓励百姓改进农业生产技术,推广新的种植方法和农具,使得周朝的农业生产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在他的治理下,周朝的粮食产量大幅增加,不仅满足了国内百姓的需求,还为国家的其他方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军事方面的成就与挫折

-**东征东夷**:周昭王元年,东夷地区发生叛乱,这对周朝的东部边境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姬瑕果断命白懋父率师讨伐,展现出了他作为君主的果断和对国家领土完整的坚定维护。尽管师旅族众起初拒绝东征,但白懋父在艿得知此事后,采取了严厉的惩罚措施,罚师旅古币三百寽,并将处罚在师旅军内公布,以此来整肃军纪,确保了军队的战斗力和执行力。最终,周朝军队成功地平定了东夷的叛乱,加强了对东部地区的控制,使得周朝的势力范围进一步向东扩展,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同年,巢侯也发动叛乱,周昭王令东官率宗周六师迅速平叛,再次彰显了他对叛乱行为的零容忍态度和强大的军事指挥能力,通过这一系列军事行动,周昭王在国内树立了极高的威望,也让其他诸侯看到了他维护国家稳定的决心。

-**南征荆楚**:周昭王在位期间,致力于向南方拓展周朝的疆域,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他的南征荆楚行动,这也是他军事生涯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首次南征**:周昭王十六年(前980年),经过多年的准备,姬瑕亲自率军出征荆楚。在出征前,他进行了充分的战略规划和军事准备,命南宫征伐汉水流域的虎方,为南征扫除障碍。此次南征,周昭王的军队规模庞大,除了周王室的直属军队外,还有众多诸侯国的军队响应号召,跟随出征。大军沿着汉水流域一路南下,先后经过郑、房、谢、翏、鄂、曾等地,由襄阳东津渡过汉水与楚军交战。在渡过汉水时,周昭王的军队遇到了犀牛,但凭借着强大的军事实力和高昂的士气,周军最终战胜了楚军。这场战争的胜利,使得周朝在汉水流域的影响力得到了极大提升,周昭王在汉水流域新封了一批采邑,拓宽了周朝的南部疆土,保证了铜矿等重要资源的供应,为周朝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战后,周昭王班师回朝,论功行赏,对在战争中有功的将领和士兵进行了嘉奖,进一步鼓舞了士气。

-**第二次南征**:周昭王十九年(前977年),姬瑕再次帅师讨伐南方。此次南征,大军同样声势浩大,经过成周、上侯、方、唐、邓、曾、寒等地,渡汉水到达湘江。然而,这次南征却遭遇了巨大的挫折。夜晚,天空出现五色光冲入紫微星的不祥预兆,大军回师在渡过汉水时,突然天色阴沉,雉鸡、野兔惊恐乱跑,导致大军慌乱,浮桥断裂,西六师军士皆丧生于汉水,姬瑕与蔡公也落入水中溺死,这场惨败使得周朝的国力受到了沉重打击,军队的精锐力量损失惨重,也标志着西周早期扩张时代的终结,周朝自此由盛转衰。

###文化方面的贡献

周昭王姬瑕不仅在政治和军事上有着重要的作为,在文化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贡献。他本人对音乐有着深厚的热爱,是一位颇具才华的音乐家,其音乐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在他的倡导和推动下,周朝的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他鼓励人们学习文化知识,在宫廷中设立了专门的文化教育机构,培养了一批文化人才,这些人才在文学、艺术、礼仪等方面都有着很高的造诣,为周朝文化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周昭王还注重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他积极与其他诸侯国进行文化往来,促进了不同地区文化的融合与发展,使得周朝的文化影响力在当时的华夏大地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和扩大。

###周昭王时期的社会发展与影响

在周昭王姬瑕的统治下,周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社会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农业的繁荣使得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人口也逐渐增加。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商业活动日益繁荣,手工业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特别是在青铜器铸造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精美的青铜器不仅在国内广泛使用,还通过贸易等方式传播到了其他地区,彰显了周朝高度发达的文明。在军事上的胜利和疆域的拓展,使得周朝在当时的华夏大地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强国,其影响力远播四方,周边的诸侯国纷纷前来朝贡,与周朝建立了密切的联系。然而,周昭王晚年的南征失败也给周朝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国家的元气大伤,对诸侯国的控制力下降,国内的社会矛盾也逐渐凸显出来,为后来的“国人暴动”等事件埋下了伏笔。但无论如何,周昭王姬瑕在位期间的一系列举措和事件,都对周朝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周朝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

周昭王姬瑕在位期间,既有辉煌的成就,也经历了惨痛的失败。他的统治是周朝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对后世的政治、军事和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 

公元前976年,周昭王姬瑕在汉水之战中不幸溺亡,年仅十岁的周穆王姬满继承了王位。这位年幼的君主登基之时,正值周王朝由盛转衰的关键时期。由于昭王南征的失败,周室的权威受到了严重挑战,诸侯离心,外患频仍。姬满的即位,并未给周王朝带来立竿见影的转机,反而因为年幼,使得朝政陷入了辅政大臣之间的权力斗争之中。

###辅政之争

昭王死后,南宫括、召伯虎等重臣纷纷主张秘不发丧,以稳定局势。然而,关于辅政大臣的人选,却引发了激烈的争执。南宫括作为昭王时期的重臣,主张应由他主导朝政,而召伯虎则认为应由召公奭的后裔担任辅政大臣。这场辅政之争,实际上反映了周王室内部不同势力之间的权力博弈。

###平衡之术

在这场辅政之争中,年幼的姬满虽无力直接干预,但他展现出了超越年龄的政治智慧。他巧妙地利用南宫括与召伯虎之间的矛盾,采取平衡之术,既不偏袒任何一方,又使双方都无法独揽大权。这种策略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朝政的稳定,也为姬满日后亲政奠定了基础。

##二、西征昆仑与八骏图

###西征昆仑

姬满亲政后,为了重振周室声威,决定效仿先祖周昭王,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公元前957年,姬满亲率大军西征,目标直指昆仑山一带的戎狄部落。此次西征,不仅是为了扩大周朝的疆域,更是为了展示周王朝的军事实力,震慑四方。

###八骏图

西征途中,姬满得到了传说中的八匹神马,分别是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骅骝、绿耳。这八匹神马不仅速度快如闪电,而且耐力惊人,是姬满西征的重要助力。为了纪念这次西征,姬满命人绘制了著名的《八骏图》,以彰显周王朝的武功。

###西王母之会

西征途中,姬满还遇到了传说中的西王母。西王母是昆仑山的守护神,她以盛情款待了姬满,并赠予他许多珍贵的礼物。这次会面,不仅为姬满的西征增添了神秘的色彩,也象征着周王朝与西域各族之间的友好往来。

##三、文化繁荣与科技成就

###文化繁荣

姬满在位期间,周王朝的文化达到了一个高峰。他重视教育,提倡礼乐,使得周朝的礼乐文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同时,他还鼓励文人墨客创作,使得诗歌、散文等文学形式得到了繁荣。

###科技成就

在科技方面,姬满时期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他重视农业发展,推广先进的耕作技术,提高了粮食产量。同时,他还支持手工业的发展,特别是青铜器的铸造技术,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些科技成就,为周朝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晚年

姬满晚年,周王朝的国力达到了鼎盛。然而,随着姬满的逐渐衰老,周王朝也开始显露出衰败的迹象。姬满去世后,由于继承人问题引发了宫廷斗争,周王朝逐渐走向衰落。

周穆王姬满的一生,是周王朝由盛转衰的缩影。他亲政后,通过西征昆仑、八骏图等壮举,重振了周王朝的声威。然而,随着他的去世,周王朝也逐渐走向了衰落。姬满的一生,既是周王朝辉煌的象征,也是其衰败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