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培训

6月24日,周六。

清晨的阳光刚洒满长青大厦,陆言和林薇已出现在公司。

“林助理,这份试卷,”陆言将一沓手写的稿纸递过去,“去德昌图文店打印50份出来。”

林薇接过扫了一眼,全是营销相关的专业题目——18道选择题加2道简答。

她没有多问,领命而去。

陆言留在办公室,仔细梳理着那38份简历。

他将家境优渥者、出身周边农村者、拥有大学学历者分门别类,将每个人的履历、背景、姓名、甚至初面时的样貌都牢牢刻在脑海里。

随后,他在每份简历边缘写下简短的评语,进一步加深印象。

接着,他找到物业陈峰,迅速敲定了三楼一间中型会议室的半天使用权,费用280元。

林薇带着打印好的试卷回来,两人一同前往三楼,对会议室进行了简单布置后离开。

周日,清晨七点半。

陆言和林薇再次抵达长青大厦。

陆言安排林薇在大厅引导面试者前往三楼会议室,并给每位抵达者发放两张白纸和一支笔。

三楼会议室门口,38位通过初试的应聘者已齐聚。

签到桌前,他们依次登记,领取纸笔,带着好奇与期待步入会场。

室内很快充满了低低的议论声,大家都在猜测陆总此番安排的深意。

八点整,会议室的门被准时推开,陆言的身影出现。

喧哗声瞬间平息,一股无形的气场弥漫开来。虽非正式员工,但陆言展现的专业素养已让众人心生敬意。

“各位,上午好。”陆言声音沉稳,开门见山,“相信大家一定很好奇,为什么最终面试会是这样一个场面?所有人齐聚一堂?”

他目光扫过全场,带着一丝了然的笑意:“或许有人在想,陆总这是要‘舌战群儒’?”

台下响起一片会意的轻笑。

“你们,都是我精心挑选出的精英。无论最终谁能留下,我都希望,未来的某天再相遇时,你们能记得今天这个特别的早晨。”

他语气真诚,“今天,我将毫无保留地分享我对营销的理解、对管理的思考。但请注意,”

他话锋一转,声音提高,“分享结束后,我们将进行一场半小时的笔试。考试合格者,将成为‘元动力’的正式成员!”

话音一落,会议室里“轰”地炸开了锅!

“还要考试?!我初中毕业多少年没碰过笔了!”一位经验丰富但学历不高的老业务员愁容满面。

“笔试?这个我在行!看来稳了!”一位刚毕业的大学生难掩喜色,推了推眼镜。

“陆总这招高明,纸上谈兵也能见真章……”一位戴着眼镜、气质沉稳的中年人低声自语,眼神中带着审视。

“完了完了,最怕考试了……”一个看起来机灵但略显紧张的年轻小伙小声哀叹。

“考就考!怕什么,正好看看陆总的真本事!”也有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陆言抬手示意安静:“好了,闲话不多说。什么是营销?”

他抛出核心问题,自问自答,“我认为,营销的本质就是三个词:发现需求、满足需求、维系需求!”

应聘者们纷纷点头认同。虽然教科书上定义繁琐,但精髓确实在于“需求”。

“那么,”陆言抛出第二个问题,“你们认为,金牌销售最核心的特质是什么?”

台下瞬间安静,应聘者们面面相觑,生怕说错影响结果。

“别紧张,”陆言了然一笑,鼓励道,“踊跃发言!答对者,笔试成绩额外加分!答错,不扣分!”

话音刚落,手臂如林般举起!

“刘杰!”陆言准确地点出了第一个举手者的名字。

“唰!”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刘杰身上。

刘杰本人激动得脸色涨红,一时竟忘了开口。

其他人则心思各异:有人震惊于陆言竟能记住刘杰的名字,暗想“他肯定稳了”;有人担忧是否会有“内定”;也有人更加佩服陆总的细致入微。

刘杰深吸一口气,平复心情:“陆总,我认为是诚信、能吃苦、会说话!”

“刘杰说得很对,但不够全面。”陆言肯定道,转向林薇,“林助理,给刘杰记上一次额外加分。”

台下顿时投来一片羡慕的目光。

陆言随即清晰有力地补充道:“金牌销售的核心特质,是这六点:超强的目标感与驱动力、极致的客户思维、强大的沟通与洞察力、扎实的专业与资源储备、坚韧的抗压与应变力、长期主义的关系经营!”

他顿了顿,掷地有声地总结,“金牌销售的本质,就是‘用专业解决问题,用真诚打动人心’!”

他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每一个特质的核心要点。

“大道理谁都懂,关键是怎么做到?”

陆言环视众人,“比如‘应变力’,什么是好的应变力?我给大家出道题:如何将一根普通的旧绳子卖出100元?谁能说说思路?”

短暂的沉默后,周平第一个举手!紧接着,其他人也争先恐后地举起手。

“周平,你说。”陆言再次精准点名。

认识周平的人面露诧异——他之前显然不认识陆总!

周平回答:“如果有人掉水里了,这绳子能救命,它就值100元!”

陆言点点头,但随即剖析:“这个思路有争议。生命无价,100元确实不多。但这更像是‘趁人之危’,不符合可持续的销售理念,也涉及‘垄断’嫌疑——如果当时周围有上百根绳子,别人只卖10元呢?”

他接着引导:“常规思路是增加附加值,比如把它包装成‘幸运绳’或捆绑鲜花、大闸蟹。

而逆向思维,可以是‘买绳子,送特别服务’,这个服务可以是你的承诺或人情,都能达到增值目的。”

这时,又有人举手。

“白歌!”陆言目光投向一位约莫二十七八岁、气质精明干练的女子。

白歌的问题直击痛点:“陆总,如果遇到客户油盐不进,无论我说得多么天花乱坠,他就是听不进去、坚决不买,怎么办?这是我最头疼的!”

“白歌,你这个问题问到了关键!”

陆言赞许道,随即话锋一转,“但首先,我要纠正你描述中的一个根本性误区……”

“销售,从来不是靠‘说’!你刚才说‘说得天花乱坠’?这恰恰是很多销售失败的原因——你试图用你的想法去强行改变客户!”

他的声音带着洞见:

“真正的金牌销售,第一步永远是倾听!然后才是需求的转化。”

陆言强调,“无论客户说什么,哪怕是指责抱怨,你首先要做的是认同!

【您说的非常有道理!】

接着,引导痛点:

【不过,您是否也曾遇到……的问题?】

然后用真实的案例和数据来证明你方案的价值。”

“记住:先倾听,再转化,而非强推!”

陆言随后针对一系列核心的营销痛点与难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拆解分析,并给出了系统性的解决框架:

冷门产品如何破局?

捆绑销售(如买热销主机送冷门配件)。

深挖小众精准需求(如针对特定行业、特殊场景的定制方案)。

……

如何应对价格战?

……

如何建立客户忠诚度?

……

他结合丰富的实战案例,将一套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论清晰地呈现在众人面前。

只讲得天花乱坠,地涌金莲。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众人听的如痴如醉,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和专注的眼神。

也有人听的云里雾里,不明白分享这些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