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精准扶贫走向专业化
- 董淑芬等
- 759字
- 2025-02-17 23:00:58
第二章 资源梳理
对于城乡贫困群体的现有帮扶资源进行梳理是必要的,因为对于帮扶对象甚至普通市民来讲,这些资源都是碎片化的、不清晰的。当然,中国城乡帮扶资源的现状分布与国家、城市的民生投入及治理体制等密切相关,目前整体上仍然存在着条块化、分割化现象。
国家、市场和社会是三个相互结合又相对独立的体系,它们对立统一地构成现代社会的整体。其中国家体系的主体是各级各类党政机构等公共组织,市场体系的主体是各种营利性的企业,社会体系的主体则是各种具有非营利性、非政府性特征的社会组织。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体系包括正式的社会支持和非正式的社会支持,其中前者指来自政府、社会组织的各种制度性支持,后者主要指来自企业、个人等非正式组织的支持。当前贫困群体的社会支持体系整体上是以正式的社会支持为主导,尤其是政府机关、群团组织的支持,近年来在政府的支持下,社会组织的支持、志愿者队伍等的支持力度逐年增大。
作为东部发达地区城市的南京,近年来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对民生建设提出的“七个更”[1]要求为基础,结合南京发展实际,加入“公共交通、文化体育、社会治理”三项内容,共十大类任务作为民生工作的主要方向。早在2012年,南京市成立了“幸福都市建设(民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由市委、市政府一把手挂帅,负责总体谋划、统筹协调和系统推进全市民生工作,使得南京市的民生投入逐年增加,各项民生幸福工程逐步落实,城市治理体制不断完善,对贫困群体的支持力度也在逐年加大。
目前南京市对城乡贫困群体的帮扶初步形成了民政兜底保障,其他相关职能部门人社、教育局、卫健委、工会、妇联、残联等各有侧重的帮扶体系。政府各职能部门和群团组织对城乡贫困群体的帮扶手段以生活帮扶为主导,医疗帮扶和就业创业帮扶为辅助,初步建立起针对城乡贫困群体的帮扶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