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不可及”,原意是大智若愚,谁也比不上

原文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华杉详解

宁武子,是卫国大夫。孔子说,宁武子这个人啊,国家政治清明,他就出来做官,发挥他的智慧,建功立业;国家政治黑暗,他就假装愚笨,什么也不干。他的智慧,别人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赶不上。愚不可及,跟“难得糊涂”意思差不多。

古代的政治总是时好时坏,赶上昏君,就暗无天日,下一任国君若有点良知,国家就又好一点。孔子的价值观,是明哲保身,保全自己,以待天时,不建议你去跟黑暗势力死磕。

到了王阳明的时代,那昏君更是昏到了奇葩的地步。不过王阳明并没有“愚不可及”,而是以他“致良知”的能量,我心光明,只凭着大是大非去做,最后建下奇功,保全百姓。王阳明,就是“其智不可及”了。

王阳明文治武功独步天下,但他并未能入阁拜相,因为最高统治阶层并不接纳他。他提出了致良知、人人皆可为圣贤的学说。而良知,就是独立人格、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这正是统治者的敌人。王阳明能以功勋名臣盖棺定论,也是因为他死得早,只活了57岁。他若是活到70岁,官越做越大,非和国君起冲突不可。当然,他的思想也可能还会有惊人的突破。

心学的两位大师都未得高寿,陆九渊也只活了54岁。对于一个哲学家来说,长寿是最大的价值,因为思想是历久弥坚的,越老就越成熟,弟子也越多,传播也越广,影响也越大。陆、王两位心学宗师都早逝,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