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急性中毒全书(第2版)
- 孙承业主编
- 8字
- 2025-02-17 16:09:03
第三章 家用洗涤剂
第一节 概述
洗涤用品(洗涤剂)是为了达到洗涤和清洁作用而含有肥皂或/和表面活性剂的制备产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洗涤用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之一。肥皂是最早的洗涤用品,随着表面活性剂工业的发展,合成洗涤剂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分类及其组成】
家用洗涤产品种类繁多。根据表面活性剂的来源可以分为皂类和合成洗涤剂,目前市场上家用洗涤产品主要以合成洗涤剂为主;根据洗涤产品水溶液的pH可以将洗涤产品分为酸性、中性和碱性洗涤剂;根据其物理性状可以将其分为固态和液体洗涤剂,固态可以有颗粒状、粉末状、块状、片状、膏状、棒状等,液体状的有瓶状、桶状和球状(洗衣凝珠)等;我国《洗涤用品安全技术规范》(GB/T 26396—2011)根据使用对象将不同的洗涤产品分为食品、食品工具和设备(A类)、个人清洁(B类)及其他物品用洗涤剂(C类),A类包括餐具洗涤剂果蔬洗涤剂等,B类包括香皂和洗手液等,C类包括卫生洁具清洗剂、厨房用清洗剂、玻璃清洗剂、地板清洗剂、织物清洗剂等种类,织物清洗剂根据去垢类型可进一步分为轻垢型洗涤剂和重垢型洗涤剂。轻垢型洗涤剂以污垢较易去除的洗涤物为对象,一般偏中性,在水溶液中几乎为中性;重垢型洗涤剂用于洗涤油污重、难于洗涤的织物,如棉、麻织物,去污能力强,一般偏碱性,去污能力强,常用的种类有洗衣粉、通用型医用液体洗涤剂等,应用很广。
家用洗涤产品的成分组成很多,主要成分为表面活性剂、助剂、增效剂和填料。其中发挥洗涤作用的成分是表面活性剂,其他成分是为了增强或改善表面活性剂的洗涤效能、满足其他特定需要或者制成某种形状而添加的。其成分复杂主要体现在:①同一产品中包含多种同种类型或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成分;②洗涤产品的助剂、添加剂成分也种类繁多;③不同生产厂家的同一功能产品,其成分种类和含量也存在很大差异。
【毒性】
总体来讲,家用洗涤产品的安全性较好。我国《洗涤用品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在正常合理、可预见的使用条件下,洗涤用品不应对人体健康、动植物安全产生危害,洗涤用品及使用后的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应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在既定的使用范围、条件和场景下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但是,不恰当使用或经口摄入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危害性质和严重程度与产品类型、表面活性剂种类、助剂种类、浓度、暴露方式和剂量等密切相关,从轻微的皮肤黏膜刺激症状到皮肤和眼睛的腐蚀表现,既可是短暂一过性的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刺激症状,严重者也可出现脏器功能损害,甚至可能导致死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应熟悉产品使用范围、使用方式,避免不恰当的产品接触,同时注意将家用洗涤产品保管好,以避免儿童误食的发生。
洗涤产品中的表面活性剂及其助剂在一定条件下均有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表面活性剂按其类型毒性从强到弱依次为阳离子、阴离子、两性和非离子性,均可增加皮肤的渗透性而对皮肤产生刺激。非离子性、两性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胃肠道和眼结膜有刺激性;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浓度低于7.5%时具有刺激性,浓度高于此水平则可有腐蚀性。产品中的碱性助剂低浓度时有刺激性,高浓度下可有腐蚀性,如0.5%的硅酸钠溶液或15%的碳酸钠溶液可导致腐蚀性损伤,复合磷酸盐是毒性最低的助剂,但长时间高浓度接触也具有腐蚀性。家用洗涤产品溶液在pH小于2或者大于12时均具有腐蚀性,但是不应忽视的是某些物质在中性条件下就有腐蚀性(如季胺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洗涤产品中添加的消毒或漂白剂的主要种类为含氯消毒剂或过氧化氢,这些物质对皮肤黏膜和眼结膜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和腐蚀性。另外含氯洗涤产品和酸混合时,可产生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的氯气,吸入可出现肺水肿等严重全身性损害。卫生洁具洗涤剂pH较低,对皮肤、眼结膜和胃肠道具有很强的腐蚀性。
【临床表现】
家用洗涤剂的种类、接触方式不同,其中毒表现也不尽相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类洗涤剂通常比其他类型产品造成的健康损害更明显。皮肤黏膜接触,通常表现为局部刺激或腐蚀症状;经消化道摄入,首先出现胃肠道刺激或腐蚀症状,大量摄入还可能出现全身性损害;经呼吸道吸入,则呼吸系统症状更为明显。一般家用洗涤产品比较安全,除某些呈现酸性、碱性以及含有高浓度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外,正常使用或少量误食大多不出现严重的脏器损害。
1.皮肤接触
大剂量、高浓度接触可不同程度的红斑、丘疹等接触性皮炎表现;含有某些酶的洗涤产品还可导致过敏性皮炎;直接接触强酸、强碱类卫生洁具洗涤产品,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腐蚀表现。
2.眼睛接触
直接进入眼睛,可出现眼睛刺激症状,如畏光、流泪、结膜充血等;卫生洁具洗涤产品和一些高浓度洗涤产品,还可造成腐蚀作用。
3.呼吸道吸入
在使用过程中吸入洗涤产品的粉末或气雾,可出现咳嗽、咳痰、气促等呼吸道刺激症状。洗涤剂液体误吸入呼吸道,可导致吸入性肺炎。含氯消毒剂和酸性洁厕产品混用,可产生氯气,大量吸入可导致化学性肺炎、肺水肿等。
4.消化道摄入
少量口服低浓度的家用洗涤剂,通常无明显中毒症状,或出现一过性胃肠道刺激症状,如恶心、呕吐、腹部不适等。大剂量或高浓度家用洗涤剂摄入后,可出现明显胃肠道刺激表现,如频发呕吐、腹痛、腹泻等。某些种类的洗涤用品(如强酸或强碱类卫生洁具洗涤剂)口服后,可导致消化道腐蚀性损伤,出现剧烈腹痛、呕血、便血,甚至消化道穿孔等表现。病情严重者,还可出现全身其他脏器功能损害。
5.其他
儿童误食浓缩洗涤剂产品可出现神经系统损害,严重者可出现惊厥。大量口服磷酸盐含量高的洗涤用品可导致低钙、低镁血症和高磷酸盐血症。摄入含有某些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可发生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处理原则】
应根据接触洗涤用品种类、成分,接触剂量以及出现的临床表现,采用对症支持治疗措施。
1.皮肤和眼睛接触后,应立即用大量清水进行彻底冲洗,冲洗时间一般在10~15分钟以上。
2.呼吸道吸入者,立即脱离接触环境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可予以吸氧。
3.口服非强酸、强碱类洗涤剂者,可立即进行催吐,并口服牛奶、豆浆、米粥等保护胃肠道黏膜。口服剂量较小时,一般不进行洗胃。口服剂量大,必须洗胃时,应先抽吸胃内液体,然后注入少量洗胃液(建议不超过100ml),再抽吸干净,反复进行多次,以免产生大量气泡。如接触洗涤用品的种类和成分怀疑可能存在腐蚀性损伤时,则不应催吐,可口服胃肠黏膜保护剂。
4.误食含磷酸盐洗涤用品,出现低钙血症患者可适量补钙。出现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者,给予亚甲蓝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