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津冀一体化物流发展报告(2018)
- 郝玉柱 王可山主编
- 766字
- 2025-02-20 02:05:44
一、引言
京津冀口岸港口群包括天津港和河北省的唐山港、秦皇岛港、黄骅港,由于4个口岸港口的地理位置相近,周边城市密集,因此存在着经济腹地交叉、争抢运输货物资源的问题。
自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国家战略,口岸港口作为地区内外贸经济发展的枢纽,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6月23日,海关总署发布了《关于开展京津冀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的公告》。2014年8月,天津港集团和河北港口集团共同出资成立了渤海津冀港口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天津及河北区域内港口项目的投资运营与管理。2017年3月,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三地口岸主管部门共同签署了《京津冀口岸深化合作框架协议》。在该协议下,京津冀三地口岸主管部门将在完善口岸合作机制,加强口岸信息化合作,服务口岸通关业务一体化,促进口岸检验检疫一体化,深化津冀海事业务一体化,推进边检业务一体化,加强津冀海运口岸合作,深化空港口岸合作,促进无水港加快发展,支持天津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政策向京冀地区延伸,服务专属物流园区口岸功能建设,服务重点企业发展12个方面加强合作,积极会同三地海关、检验检疫、海事、边检等口岸查验部门和海空陆三港运营主体单位,共同促进口岸优质资源集聚和互联互通互用,进一步提升京津冀口岸协同与服务水平。
随着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京津冀三省市积极开展工作,不断扩展了协同发展的领域。但是,由于行政区域限制,目前京津冀区域各自的发展定位衔接不够。而港口物流发展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部分,对经济的带动作用非常强。京津冀地区港口资源丰富,港口营运能力较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提出也为京津冀口岸港口一体化运作和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在此背景下,对港口物流效率的研究不仅能促进京津冀口岸港口物流效率的提高,也能推动京津冀地区及港口辐射的其他腹地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