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京津冀物流通道效率对产业转移的影响

本章通过对京津冀区域物流通道建设动态分析,并结合京津冀公路通道、铁路通道、水运通道、航空通道建设现状来综合表征京津冀物流通道的发展现状,同时分析了近年来国家与京津冀三地政府对物流通道建设出台的相关交通管理规划政策。进一步界定物流通道效率为物流通道系统提供生产性服务时,在固定投入数量下,实际产出偏离最大产出的程度,或在固定产出数量下,实际投入偏离最小投入的程度,主要反映资源实际配置与有效配置状态的对比关系。在此基础上,从政策、经济、技术及产业等方面分析影响物流通道效率的主要因素,并对物流通道效率的评价方法进行选择,选取货运量、物流增加值作为产出指标,公路里程、固定资产投资、物流从业人员和互联网宽带用户接入数作为投入指标,通过数据包络模型计算得到京津冀物流通道效率水平,基于动态和静态的角度对物流通道进行分析。通过分析通道效率对产业转移的影响机理,借鉴产业梯度系数衡量产业转移的趋势,利用皮尔森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物流通道产业梯度系数和物流通道效率的相关性,从而得到通道效率与产业梯度系数的相关关系,并基于改进的C-D生产函数构建京津冀物流通道效率对产业转移的影响模型,分析得出京津冀物流通道效率对通道产业转移具有正向影响。最后,根据以上研究对京津冀物流通道和产业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应进一步加强物流通道节点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加速物流技术进步,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引导产业合理布局,提高物流资源配置能力,促进产业和物流通道协调发展。

本书研究思路如下:以京津冀区域物流通道为研究对象,结合《河北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关于京津冀区域详细的物流通道规划,将京津冀区域物流通道划分为北京—(保定)—石家庄物流通道、石家庄—(邢台)—邯郸物流通道、北京—天津物流通道、北京—唐山物流通道、唐山—秦皇岛物流通道、石家庄—天津物流通道等“三横三纵”6条物流通道;通道所经过的节点城市主要有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秦皇岛、邢台、保定、邯郸8个城市。对京津冀6条主要物流通道效率水平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通道效率对产业转移的影响。主要的研究思路如图1-1所示。

图1-1 研究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