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肌腱、韧带损伤与修复

肌腱、韧带损伤后,在损伤的刺激下,邻近的成纤维细胞或未分化的间叶细胞开始分裂增殖,幼稚成纤维细胞体膨大,呈圆形、椭圆形及星状形,两端有突起,胞浆丰富,略显嗜碱性,核大而淡染,可见核仁。当成纤维细胞停止分裂后,开始合成和分泌胶原蛋白,并在细胞周围形成胶原纤维,细胞即变成长棱形的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亦参与基质形成。细胞外基质含有丰富的黏多糖,如透明质酸等。成纤维细胞转化为纤维细胞,毛细血管开始侵入,随后即闭合、退化、消失。周围肉芽组织逐渐转化成瘢痕组织。随着局部的功能锻炼,不断改建,胶原纤维可按原来肌腱纤维方向排列,达到完全再生。受到损伤的肌腱、韧带虽然愈合,但其长度较未损伤者有一定的差异,使骨关节的稳定受到一定的影响,关节应力失去平衡,造成临床上常见的关节脱位和慢性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