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索尼随身听

周宏伟表哥的这个印刷厂没有名字,没有招牌,隐藏在一个平平无奇的院子里。

从外面看就是个正常的人家。

陈安东等人赶到的时候,已经将近十一点钟,他表哥孙涛是个削瘦的青年模样,看着三十岁左右,眼神里闪着精明。

“宏伟来了,来来来,外面冷先进来。”

孙涛和周宏伟关系看起来很是亲近,没有多余客套,招呼三人直接进了屋。

几人围着火炉坐下来暖了会儿身子后,周宏伟介绍了一下陈安东和马军后,便直接开门见山地说到:“哥,就我昨天晚上跟你说的,我哥们想印点日历,带图的那种。”

孙涛看向了陈安东:“兄弟想印哪种质量的?”

“铜版纸,图我这里有。“

陈安东也没有多余废话,取出洗好的片子递了过去:“带封面一共十三张纸,孙哥给个优惠价呗。”

周宏伟在一旁激动的不行:“哥,这图可是好东西。”

孙涛接过片子看了几眼,即使是纵横刘备界多年,已经称得上是见多识广的老司机了,也不得不承认这些图拍得牛掰,氛围感和角度都是一绝。

如果在后世的话,很多老司机一眼就能认出这属于字母风,深受部分群体的喜爱。

但在现如今这年代,显得格外超前。

“你自己拍的?”

得到肯定后,孙涛眼神中透露着男人之间的钦佩:“哥们有实力啊,学过摄影?”

陈安东笑了笑,随口道:“学过一段时间。”

其实就是来源于上辈子发达以后,出于好奇了解过一些,陈安东实际上对这种风格的东西并不是很感冒。

但对于绝大部分第一次见到的人来说,相当有冲击力。

选择这种风格也主要是为了让人第一眼就画面感十足。

好卖嘛。

“其实我对摄影也很有兴趣,有机会了我们可以交流一下心得。”

“好说好说。”

几人互相扯了会儿男人之间的话题,这才又转回到正事儿。

“日历这玩意儿其实我没印过,你想搞多少?”

“涛哥书印的那么好,日历这小东西肯定不在话下。”

陈安东小小的拍了波马屁。

“我这小打小闹的试试水,先弄个一百册吧。”

陈安东自然不会承认自己手里这会儿就四百来块钱,想搞多点也没法子。

孙涛沉思了一下:“既然你是宏伟带来的,咱就不搞那些虚头八脑的了,我用胶印搞,一册四块二吧。”

陈安东给马军使了个眼色,意思是说你看吧,我就说那日历摊的老板嘴里没实话,这边报价一下低好几倍。

马军只感觉外面的社会确实复杂。

“四块钱吧,保证印刷质量的前提下,纸张可以相对薄一点嘛。”

孙涛也是个利索人,想了想点头同意了:“什么时候要?”

“越快越好。”

“印刷倒是很快,就是排版和装订费时间,我这小门小户,人手不多,最快也得两三天吧。”

陈安东对这年头的印刷有所了解,知晓那个制版确实麻烦,感觉这个时间已经算是比较快了,便没有说啥,点头同意了。

谈好价格以后,他便跟孙涛一起鼓捣起了图片和文字的排版,花了将近两小时。

主要是陈安东拍的那些照片其实是有顺序的,只有按照顺序才能体验到最佳的视觉冲击。

这个操作一下又给孙涛秀了一脸,啧啧称奇,恨不得当场跟陈安东拜个把子。

搞定排版顺序以后,接下来就是去制版了,后面就跟陈安东没什么关系了,等着就行。

几人又找地方简单吃了点饭,这才告辞离开。

也没人提定金什么的,有周宏伟这层关系在,都不怕耍赖。

倒是临走之前,孙涛眨着眼给陈安东怀里塞了几本书。

“这可都是我珍藏多年的,当个见面礼。”

陈安东翻了两下,好家伙,都是名著啊。

两人对视一眼,露出心照不宣的笑。

“谢了!”

......

等再次回到废品站,已经是三四点了。

正好碰见周宏伟他爸周建强收了一三轮车的废品刚拉回来。

车斗里装的满满当当,就连车头都挂了好几个鼓鼓囊囊的蛇皮袋。

陈安东等人连忙上去帮忙。

大部分都是旧书旧报纸和瓶瓶罐罐一类,只有一个近两米高的实木柜子和几套炕桌费了点时间。

但有马军这个大块头在,不到十分钟,就卸了个干干净净。

周建强是个面相稳重的中年形象,皮肤黝黑,话不多,朝陈安东和马军客气的打了个招呼。

然后从车头卸下最后一个蛇皮袋放到边上,对周宏伟说道:“村里有人过事,我得回去帮忙,这两天你先看着,有人来卖东西你拿不准的话就等我回来再说。

这里面是几个旧电器,有空了拿到你红旗叔那儿看能不能修。”

“哦好。”

简单叮嘱了几句之后,周建强就骑着三轮车匆匆离开了。

陈安东好奇的扒开那个蛇皮袋一看。

哟,都是好东西啊。

两台松下的收录机,一台14寸的黄河电视,最令人惊讶的是竟然还有一台索尼的随身听。

“咱县城还有买得起这玩意儿的人物呢?”

陈安东确实有点惊讶,收音机和电视虽然价格不算便宜,但不少职工家庭咬咬牙也能买得起。

主要是这个索尼的随身听,陈安东拿起来仔细瞅了瞅,WM-DD9,去年才刚刚发售,妥妥的高端型号。

周宏伟凑了过来:“这么小的磁带播放机,应该不便宜吧?”

这年头确实很多人还没有听过随身听这个名字,更多的就是像周宏伟一样叫它磁带播放机。

只不过常见的磁带播放机都是类似收录机那种大的,像索尼这一款只有巴掌大小的非常罕见。

“何止是不便宜,这玩意新的要卖两千七。”

“两千七!”

周宏伟和马军听到这价格,险些惊掉了下巴。

据说有数据显示,索尼这款随身听的价格相当于这年头全国职工平均月工资的16倍。

属于绝对的高档品。

“乖乖,咱们这小县城竟然有人买得起这个,关键是有了问题都不修么,直接就当废旧电器处理了,真奢侈啊。”

周宏伟拿过去仔细端量:“你别说,看着就是跟普通的磁带机不一样啊。”

陈安东看着这好东西一时手痒,又回想起了上辈子在电子厂打工的那段日子。

“伟哥,找个磁带试试,看它是哪里的问题。”